轉眼間。
陳季川來到陽朔縣,來到海棠山,已經三個月。
距離盛大陽父子『入伙』,也有五十天。
大燕世界。
魯長壽過世,也已經是六十五年前了。
這一年。
陳季川一百九十五歲。
在黑獄時,陳季川每年有半年待在大燕。
出黑獄後,每年僅有三個月待在大燕。
人不在時。
身體封存,如同沉睡,出去時什麼模樣,進來時還是什麼狀態,唯獨此方世界的時間還在流逝。
一百九十五歲高齡。
六十五歲骨齡。
陳季川終於顯出老態
兩鬢霜白。
皺紋漸深。
但腰背卻依舊挺拔,人立在地上,猶如標槍一般。哪怕老了,依舊如同一株青松。
這一日。
泰青山側峰,祖師練功處。
一間大屋內。
上面橫豎交叉的橫木上,吊著上、中、下三層高矮、長短不同的吹毛利刀。上中下各有二十四口尖刀,共七十二口尖刀晃動。
陳季川人立當中。
定睛一看。
只見在那尖刀下,地面上,還邁著一根根木樁。高高矮矮,散亂分布。
人在其中。
腳踩木樁。
不但要注意不能踏空,還要注意躲避、撥打尖刀,不使傷身。
昔日初練『金刀換掌功』,區區八口尖刀,都讓陳季川手忙腳亂,難以應付。
時至今日。
八口尖刀增加到七十二口,平地換成木樁。
金刀換掌功與梅花樁的結合,將此二功的難度提升何止十倍。
陳季川腳踩梅花樁,點、轉、沉、挪、解、落、帶、進,其勢如行雲流水,變化多端,活而不亂。
因木樁高低不同,間距不同。
陳季川時而前,時而後,時而高,時而矮。
上頭尖刀亂晃。
陳季川又要眼疾手快,撥、打、踢、勾、點、撩、挑、拐、頂、碰、勾、擺,刀不沾身,閃展騰挪。
這一番功夫。
即便是不通武學的普通人也能看出厲害。
七十二口尖刀錯亂不沾身。
梅花樁上忽高忽低不掉落。
這份本事。
放到兩軍陣前,也能七進七出。放到萬箭叢中,亦可從容脫身。
一番苦練。
今次功足。
陳季川腳下連點,走出一條直線,如魚兒出水,從亂刀中,從梅花樁上跳將出來,落在屋外。
屋外早有弟子等候。
「祖師。」
「祖師。」
等這位祖師爺出來,一個個恭敬拜過,然後跑到屋內,將梅花樁、尖刀調換方位,從而讓陳季川下次練功,又要面對截然不同的布置。
除了這些弟子外。
又有一人。
陳季川看去,認出這人,乃是陳門第五代弟子『張戈』。
張戈師承陳門上一任門主『追風掌』毛栗,如今是七堂之一的明德堂首座,在外也有『瘋拳』的名頭,一手『追風掌功』也有不小火候。
「你不在明德堂主事,來此作甚?」
陳季川看向張戈,出聲問道。
張戈臉上恭敬,又有慌亂,忙道:「祖師,鐵掌幫幫主孫大錦有要事求見,掌門師兄正在接見,只是茲事體大,特請祖師爺前去定奪。」
「鐵掌幫孫大錦?」
陳季川一心練功,早就不理江湖事,不知道這鐵掌幫是什麼底細,跟陳門又有什麼關係。
張戈見狀,心領神會,當即回道:「鐵掌幫第一任幫主孫彪師兄是我陳門俗家弟子,拜在師父門下,習得六門砂掌中的『鐵砂掌』,以及輕功『一線穿』,江湖人稱『鐵掌水上漂』。二十多年前,孫彪師兄在濟河邊開宗立派,建立『鐵掌幫』。這孫大錦就是孫彪師兄長子,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