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皇帝當眾叱責盧象升的時候,盧象升的屍體早就凍的邦邦硬了。
幾天後,突圍的副總兵劉欽在戰場上找到盧象升的遺體,確認甲下穿麻衣(服父喪),並有督師關防。
他將遺體抬到新樂縣,交給盧象升麾下的贊畫楊廷麟,楊廷麟又將遺體運至真定東關,加以清洗。
順德知府於穎獲悉後,急忙趕去確認,發現盧象升真的戰死後,立即上報朝廷知曉。
七天之後,楊嗣昌才來回確認盧象升戰死,並上報皇帝。
對於盧象升戰死之事,崇禎沒有任何表示,不出殯也不撫恤,一直都在外面停屍。
畢竟朝廷大員為國戰死,無論如何家屬都得看朝廷的安排,放好做下一步的動作。
可結果是什麼安排都沒有,盧象升比孫承宗還要慘,至少皇帝還嘴上找人讓撫恤一二呢。
甚至當盧象升的家人請求褒恤時,崇禎帝也不答應。
待到楊嗣昌死後,崇禎才給盧象升追贈頭銜。
一方面是因為楊嗣昌在,一方面是因為崇禎覺得盧象升辜負了自己對他的信任。
若是能早點把他給撤職,換人上,興許就沒有這一系列的慘敗。
崇禎懊惱的不是盧象升戰死,而是自己沒有像處置袁崇煥那樣果斷的處置盧象升,臨陣換帥。
所以說在崇禎眼裡,死人是沒有統戰價值的。
即使他是個大明的忠臣,那也屁用沒有。
反倒是活著的人,且手裡有兵力的,即使犯了錯誤,崇禎還得捏著鼻子安撫安撫。
比如左良玉,即使是熊文燦都左右不了,皇帝以及楊嗣昌還得給他們做潤滑劑。
比如山西巡撫許鼎臣,就是不奉詔來勤王。
他說自己要謹防錘匪出雁門關,從而占據整個山西省,進而威脅京師。
畢竟山西還有兩縣之地在許鼎臣的手中。
當大明的忠臣,死的是最快,最憋屈,且大明的皇帝還認為你死是耽誤他的事了。
刻薄寡恩不知道是朱家皇帝骨子裡帶的,還是崇禎自己就無師自通。
就這樣,盧象升的家人在清軍南下的時候,抗清作戰死了百餘口,諡號什麼的還是南明以及清廷章總給的。
章總也沒別的意思,不單單是想要打臉崇禎。
縱然是心裡屬實是看不上崇禎的操作,但是該夸還是要夸的,畢竟雙方乾的是同一個職業。
當然夸崇禎這是大清皇帝的傳統,歷代皇帝明面上都得時不時的誇耀一下崇禎的所作所為。
盧象升戰死,高起潛逃跑都逃不明白,被清軍打的大敗。
於是各路勤王兵皆是觀望縱敵。
以至於清兵連克昌平、寶坻、平谷、清河、良鄉、玉田、薊縣、霸州等地。
清軍攻占玉田時,知縣直接開門投降。
大明內部政見分歧,楊嗣昌、高起潛沒有與總督天下援兵的盧象升配合好,導致他戰死,幾十座城失守。
這件事在朝廷上引起軒然大波。
清軍入塞不但使得楊嗣昌攘外必先安內的計劃成為泡影,十面網的策略也必將洪承疇等人被調入京師勤王,而使得起義軍死灰復燃,逐漸成為一張破網。
張獻忠、羅汝才等人縱然現在不知道這個消息,但這種事是隱瞞不住的,一定會加快他們反叛朝廷的。
更不用說盧象升認真琢磨如何對付山西的錘匪,楊嗣昌也想要趁著賀今朝在四川盤踞,前去圍剿,堵死賀今朝出川的道路,從而徹底平定錘匪。
現在他
所有的謀劃全都完蛋了。
先前崇禎為了配合楊嗣昌剿滅賀今朝,還下令在全大明的國境內禁止《水滸傳》的流傳和刊印,以免眾人爭相效仿水滸傳的行為。
因為這些年據朝廷查明,確認當年賀今朝被關進縣衙大牢,就是給牢裡的犯人講水滸傳才蠱惑人心造反的。
所以崇禎對於水滸傳深惡痛絕。
當然他不知道清廷把三國演義列為專用的軍事教材,否則定然是一併給禁掉。
明軍的接
第九百六十三章人總會成長的(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