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澳門的錘匪船隊,揚帆起航前往福建的港口。
賀啟同會和鄭家的船隊之後,一直奔著琉球群島而去。
如此大張旗鼓武裝船隊,一度讓盤踞在台灣熱蘭遮城的荷蘭人極度緊張。
畢竟先前在與鄭氏交戰的時候,可沒怎麼占到便宜。
就算是與日漸孱弱的大明交戰,打了八個月最後無奈求和,退出澎湖,轉戰台灣,幾次對戰都未曾占到便宜。
而台灣這個據點對於他們而言是十分的重要。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大概有三十多個據點,日本據點獲利第一,台灣獲利第二。
大明對於台灣已經失去了實際的統治權,日本與荷蘭人在台灣因司法權而發生衝突,甚至荷蘭人要求日本商人給他們納稅,遭到拒絕。
最終因為日本進行鎖國,不跟荷蘭進行貿易。
荷蘭當局為了巨大的利益,才把第三任台灣長官下獄,雙方得以恢復貿易。
待到這支船隊越過台灣海峽後,他們才漸漸穩定心神,可看樣子是奔著日本去的,一時間又有些遲疑,故而派人去後面跟著。
高一功接到賀今朝的軍令,立即出兵襲擊左良玉的尾部,砍了幾個頭目後又遣返幾個士卒讓他們給左良玉帶話,立即撤出江西。
左良玉作為一名合格的軍閥,陷入三面夾擊的情況當中,果斷選擇跑路。
打著去找呂大器報仇的名義,直接潤到了湖廣的桂東縣,跳出這個包圍圈子,去襲擊被張獻忠所占據,但兵力不多的地盤。
而趙小五同時也領兵北上,攻入江西贛州府,受到當地奴僕的熱烈歡迎。
錘匪上下齊動,嚇得到消息的讀書人紛紛逃亡到張獻忠的麾下,祈求能夠得到任用。
江西總督呂大器著實沒有料到左良玉逃跑後,把他直接暴露在錘匪的兵鋒下。
而他指望著新收服的高傑去收服廬陵對抗一下,準備緩緩對抗。
可是高傑帶著大批糧草說著去抵抗錘匪,那叫一個大義炳然,轉頭就步入左良玉後塵,直接跑路湖廣,離開江西。
既然現在錘匪想要整個江西,那還傻待在這裡做什麼?
當什麼大明的忠臣?
只要你手中有兵,走到哪都是大明忠臣!
而高傑通過反覆橫跳,加上他的賢內助,也向著一個合格的軍閥發展了。
呂大器頭皮發麻,手腳冰涼,他萬萬沒想到會被一個「好不容易找到朝廷」的武將給欺騙的徹徹底底。
「高傑!」
呂大器從牙縫裡擠出兩個字來。
但一個人的憤怒終究改變不了什麼。
他麾下與左良玉發生衝突,死傷不少,本來就對高傑寄予厚望。
結果直接擺了他一道。
這讓呂大器面對的不僅僅是被錘匪南北夾擊的局面,還需要穩定他麾下亂了的士卒軍心。
高一功卻是不給他這個機會,生怕被趙小五給生擒了。
錘匪可是好久都沒有擒獲大明什麼總督之類的了。
無論如何,呂大器這個官職,還是一個非常值得爭取的軍功。
呂大器也不敢憑藉萬安縣拒守,這裡的百姓也跟他不是一條心,故而直接帶隊跑路返回贛州府,這裡是他起家的地方,總比吉安府要得人心一些。
可是呂大器往廣東摻沙子收買人,錘匪就沒有往江西這裡摻沙子嗎?
再加上奴變的爆發,呂大器根本就守不住贛縣,要麼跑路南安府,進入郴州桂陽縣。
要麼就向東跑進入福建。
稍微一思索,呂大器便直接領兵走雩都、瑞金,跑路進入福建長汀。
江西相互火併的官軍連抵抗都沒有抵抗,直接跑路。
而想要坐山觀虎鬥的張獻忠被錘匪調兵打的措手不及。
他去不了四川,但江西好歹也帶著西字,不願意輕易放棄。
結果被錘匪給搞得,大明僅存的官軍跑到了湖廣盤踞。
孫可望對此極為難受,好不容易在江西整治了一波民心,現在都落在了錘匪手中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掌控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