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軍侵略規模的擴大,中日之間的制空權爭奪變得愈加激烈,雙方都在血腥的空中絞殺中積累著寶貴的經驗,並寄此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指揮官和飛行員。`不過隨即問題就出現了,這種成長的代價是昂貴的,缺乏後勁支持的中國空軍很快就暴露出了短板。
持續多年的軍閥混戰導致中國基礎工業的展遲緩,已經遠遠落後於東方的近鄰日本。在航空工業基礎極端薄弱的中國,中國空軍其實就是一株無根之木,在戰爭中產生的損耗根本無法依靠本國的工業實力來彌補。
此時的中國空軍可以說是一支花錢買來的空軍,所有的戰鬥機都是高價購買的國外產品,空軍已經成為了某些家族眼中的大肥肉,他們根本不在乎買到的是什麼,性能是否優秀,他們只關注這一筆武器進口的買賣,事成之後能夠從中獲得多少回扣。
而當時中國國內的幾個飛機製造廠,因為技術水平薄弱,加上生產設備落後,只能製造一些性能落後設計陳舊的輕型民用飛機,就算拿去播撒農藥都可能有些吃力,更別提加裝武裝參加戰鬥了。中國此時其實有不少受過西方教育的優秀航空科技人員,卻因為技術研項目得不到上級的資金支持,航空工程師最終淪為了普通機械員,在那段時間裡,不知道有多少曾經意氣奮的技術英才最終在官場的薰陶磨礪下最終變成了廢柴。
有人或許會說當年某某文件上記載,當時中國的動機和飛機都能自己造啊,是啊,8o馬力的動機你怕不怕,時28o公里的飛機你怕不怕。。。。反正日本人是絕對不會怕的。至於把一堆進口動機與零部件件拼拼湊湊搞出一架飛機就大喊仿製成功的,這應該叫組裝好不好,就連骨架的鋼管都是從國外進口的,渾身上下唯一國產的只有外面那一層蒙布。
軍隊的飛機修理廠連自行加工出一些零件進行維修這種最基本的任務都搞得一團糟,隨機購買的備件用完後,新零件還不知道在哪兒。最終只得拆東牆補西牆,保證戰備飛機能夠上天作戰。`結果就是完好的飛機越拆越少,待修的飛機停滿了停機坪和倉庫。
隨著戰爭局勢的惡化,中國空軍的戰鬥機損失變得越來越大。相反對手日本這一邊,可以源源不斷的從國內獲得補充的飛機和人員,不但如此,日軍還借鑑戰場經驗研出了新機型,此消彼長之下。中國戰場上的日軍航空兵部隊無論從規模還是裝備上很快就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地位。
中國飛行員的培養機制並不完備,學員訓練條件簡陋,加上戰勢危急,初期有經驗的飛行老手漸漸損失殆盡,聞名遐邇的中國空軍四大天王先後壯烈殉國,很多隻草草完成編隊訓練的新手飛行員只憑著一股血勇就駕機上天作戰,隨後白白成為日軍老鳥的戰績,同時也損耗了一架寶貴的飛機。可是戰事不會等人,越是缺少人手就越急著往上送新丁,於是形成了惡性循環。最終徹底傷到了元氣。
雖然中國政府一度從蘇聯方面獲得了一批飛機,性能或許不屬於世界前列但也可以和當時的日軍機型打個旗鼓相當。不過這些補充與前階段的損失相比,只能算杯水車薪,同時飛行人員的質量也已經遠不如剛開戰的時候,作戰人員素質良莠不齊,而且軍紀也漸見渙散,士氣雖然依然高漲,但是上層人士看的清楚,整體頹勢已顯露無疑,空軍基本已經失去了從日軍手中奪回敵占區制空權的能力。
中國空軍無奈之下只能改變戰略。從一開始的互有攻守轉向了要地防禦,同時為了保存實力,政府高層還下達了嚴令,要求飛行員在空中儘量消極避敵。除非確定己方占據數量和質量上的優勢,否則不允許戰鬥機隨意起攻擊。
從那時起,駐守重慶的戰鬥機大隊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在日軍轟炸結束返航時組織兵力起追擊,因為如果是正面攔截來投彈的轟炸機,眼見得目標在望的日軍士氣正處於巔峰。個個如同打滿了雞血一般,這時候的日本人為了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那是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的,一旦遭遇日軍頑強反抗,中國空軍必定會有所損失,而中國空軍現在可是萬萬都消耗不起了。`
但是如果換成日軍轟炸完畢返航,那麼情況就大大不同了,此時日機所剩的燃油已經不多,滿血管的腎上腺素也漸漸消退了,長途飛行體力消耗後的疲勞狀況也開始出現,而且因為任務已
第三百一十三章 璧山空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