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倫伯格今天穿了套陸軍元帥野戰制服,胸口佩戴上了全套勳章,手持元帥略杖,馬靴擦得鋥光瓦亮。特使團主要成員乘坐【歐根親王】號上的摩託交通艇,隨員則乘坐公共租界提供的交通艇,就在萬國商團軍樂隊喧囂的演奏聲中,一行人即將在中央銀行大樓對面的駁船碼頭登岸。
公共租界方面就在碼頭旁邊,正對著南京路的位置搭起了一座木製觀禮台。過道兩側還擺放了大量花木作為裝飾,平台中間懸掛著租界旗、英法和德國國旗,租界內其他僑民國的國旗羅列在兩邊。
英法美三國駐上海總領事以及工部局、公董局的所有董事會成員,加上一群租界內的外交使節與中外富豪士紳,反正都是在上海灘有身份有來頭有地位的人物,此刻這些人全都圍聚在台前翹首以待,等著德國特使團的到來。
舞台四周圍了一圈駐守上海的中外媒體記者,當時的記者們,手裡也沒有後世那種長槍短炮之類的攝影器材,有一台蔡司新聞機就已經算是專業人員了,特別上海本地的報社,直接架起了使用玻璃底片的大型照相機,高舉著裝了鎂粉的閃光燈,這些地頭蛇們總歸是有些便利,早早就占據了有利地形。
從香港乘坐專機提前趕到上海的德國新聞小組在此間顯得鶴立雞群,不光是指他們個頭大,而且使用的設備也遠遠超出了周圍的同行們,他們帶著三台電影攝像機,還帶了一套使用了最先進的鋼絲錄音機的現場錄音系統,加上他們袖子上套著的統帥部紅地黑鷹袖標,導致他們反而成為了同行們競相拍攝的對象。
說到鋼絲錄音機,德國其實在四年前就已經發明出了錄音磁帶,但是受到材料問題困擾,在新型塑料開發出來之前,暫時還無法進入商業化生產。
日本國內的各大媒體,也派出了當時最強大的採訪陣容,日本的新聞產業當時其實已經接近於西方的先進水平,雖然內部組織結構有些原始,採訪手段也比較單一,但是在器材與技術的投入方面,並不弱於任何一個西方的媒體報社。
除了【每日】、【朝日】、【讀賣】等紙上媒體之外,還有【東寶】公司派出的新聞片攝製組,他們帶來了兩部膠片攝影機,準備全程記錄下特使團在訪日期間的活動。
對於現今的日本國民來講,德國特使團的一舉一動都充滿了吸引力。特別是眼下陸上戰事漸入膠著狀態,國內經濟開始陷入衰退,整個大日本帝國上下都需要注入一劑強心劑,獲得世界頭號強國德國的青睞與友誼,必將能夠極大的鼓舞起大和民族的士氣。
但是讓日本人感到難堪的是,這一次德國訪問上海的行程太倉促,沒有給日本留下足夠的準備時間,而且日本未能拿到在華租界的控制權,於是大部分的風頭,都被兩個租界的管理部門搶去了,搞得如今整個出訪的主題都變了味道,此刻誰都不會認為這是什麼德國特使對日本上海控制區的參觀,因為就沖現在這個場面來講,怎麼看都是上海租界各界在熱烈歡迎前來訪問的德國使團。
喧賓奪主指的就是眼前這種情況,松岡洋右的鼻子都快氣歪了,但是即便他身為一國的外交大臣,在租界裡他的身份也只是一個日本官員,和特使團一樣屬於來賓身份,而不是這片土地上的主人。
於是日本外相和一堆外交官員領事秘書以及日本僑界商界軍界與汪偽漢奸們,只能站在專門為日本人圈出的區域等待。因為日本軍隊不能進入租界,為了這些日本人的安全,公共租界還非常貼心的調派了近兩百名印度巡捕,在日本人周圍站了一圈。
平均身高一米八的錫克族巡捕,也就是上海人俗稱的紅頭阿三,站在平均身高只有一米六的日本人身邊,怎麼看都是一種赤裸裸的諷刺,把一群日本貴人氣的小臉刷白。
日本人沒想到工部局竟然敢當面跟自己玩這一套,英國人的腰杆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硬了,雖然英國和德國人簽了友好條約,但德國人真的會為這個和自己作對了半個世紀的宿敵出頭嗎?
松岡對此表示很是懷疑,他決定與德國使團見面之後,一定要抽出時間討論上海租界的問題,工部局已經不再適合管理這片土地,應該由德國和日本接替這些混蛋的位置,如果德國覺得距離太遠不方便的話,日本完全可以承擔起這份責任,德國只需要坐享在華利益
第十章 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