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電廠下游500多米處有一座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水文站,它是建在開都河上最早的一批站點,它的歷史比電廠還要早三十多年,站點和我們電廠名字相同(應該說電廠和它起了同樣的名字),叫大山口水文站。一筆閣 www.yibige.com
水文站不大,平日裡只有一兩個人,最多時不過三人,有時只有一個人值班,位於天山腹地,深山峽谷里的水文站幾十年前周圍是一片原始荒原,人跡罕至。很難想像從那時就有人堅守在這裡。但稍了解水文常識的人就會知道,要掌握一條河流的年徑流量,多年平均流量等水文水情需要經年累月的數據積累,很多原始河流在未開發前,最先到達的往往都是水文,地質等工作者。工作特點決定了它註定要駐在深山峽谷里。了解了小站歷史,讓我對這個小站有了敬慕之心。
沿著一條小路,經過一片果園就到了小站,用石頭堆砌的院牆上扎著凌亂的紅柳枝條,推開吱呀作響的木欄進到了小站的院子裡,迎面的是用土塊修築的幾間老房子。緊鎖的屋門,破舊的門窗,原本是白色的牆面經過風雨的侵蝕已經變成了斑駁的土灰色,屋的上方牆面上可以看到有些模糊的「大山口水文站」幾個字。一旁坐南朝北的是幾間磚混房間,外牆貼著白色的瓷磚。一看就知道是近一些年才修建的。據現在的站長阿不力米提介紹土塊房是早年的站房,現在早已不用了,上班工作都在新站房裡。
土塊修築房屋稱的上是新疆建築一大特色,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並不陌生,它們大都修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的童年就是在土塊房裡度過的。那時因為建築材料緊缺,人們就用泥土和干葦葉等用鹽水和在一起攪拌勻後,倒在四四方方的模子裡。涼上兩三天幹了,去掉模子就成了「磚」的樣子,也就是土塊。蓋幾間屋子需要幾百上千塊土塊,所以打土塊是個體力活。新疆風沙大,夏日炎熱,冬季寒冷。土塊修築的房屋適合新疆的氣候特點,住在裡面夏天涼快,冬天燒著火牆屋裡暖烘烘的。現在,在這裡居然還能看到這樣的土塊房,不禁也勾起我一些童年的記憶。
小站更像是一個農家的四合院,幾間老房加幾間新房圍成一個院落,院子裡種著幾棵杏樹,院牆外有是茂密的白楊林,遍布著紅柳,沙棘子等野生戈壁植物。院子周圍有五六顆粗壯的老榆樹,其中最大一顆需要三個成人手拉手才能抱攏,據說已有好幾百年的樹齡。歷經百年,老榆樹生長的依然很旺盛,枝繁葉茂,高大、虬勁有力的身軀挺立在空曠的原野上,開裂的樹幹盡顯歲月的滄桑,沾滿塵土枝葉顯出亘古的荒涼。幾棵老榆樹像飽經風霜的老人,見證著小站的歷史變遷。
一切都顯得自然、古樸
、靜謐。走進小站聽戈壁的風沙吹過原野,划過歲月的印痕發出沙沙的聲音,看著寂寞的沙棘、紅柳在風中搖曳,陽光透過高高的白楊縫隙灑在院子裡,落在院牆上,沐浴在秋日暖陽里的小站散發著濃烈的西北鄉土氣息。
就是這樣一個獨門獨院,隱沒在深山裡的小站在不知不覺中走過了半個多世紀。俗話說「鐵打營盤流水的兵」。小站自建成到現在先後換了好幾撥人,現在的站長阿不力米提是個80後的維族小伙,來小站已經5年了,還有一個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漢族小伙符萬洋,50多歲的老職工吐遜是這裡的元老,今年已經退休回家了。現在站里就剩下站長阿不力米提和站員符萬洋兩個人。兩個人還要倒班輪流回家休息,有時站里就只有一個人。他們日常的工作就是觀測氣象,按時測量河流的流量,流速,水位等參數,周而復始。走進小站的值班室,一張桌子,幾條凳子,牆角的柜子上放著一台老電視,桌子上有筆和尺子,一旁放著厚厚的一沓水文記錄表,設施簡單,條件簡陋。與工作室相隔就是他們的臥室和「鍋爐房」。所謂的「鍋爐房」就是一個燒煤的大鐵爐子,供冬季取暖。臥室的陳設簡簡單單,他們日常起居都在這裡。地處偏遠,生活也因陋就簡。生活用水靠院子中的一眼機井,院子當中有一塊菜地,這裡距離最近的鄉鎮也有40多公里,站里沒有現代交通工具,來回不方便,他們就自己種點菜改善下生活條件。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電廠建立後,獨居深山的小站有了鄰居,小站便不再孤單。同居深山,同樣的境遇,也讓我們與他們逐漸相熟,他們有了和
第一百二十九章:分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