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劉絜事件

    443年11月27日,拓跋燾南下抵達朔方,也不等到平城,迫不及待地下詔授權太子:輔佐皇帝總管全國事務,統御文武百官。

    詔書上還提到:「各功臣勤勞辛苦太久,一律保持原來的封爵,從官位上退休的,仍可出席朝廷會議,參加宮廷宴會,談論治國之道,貢獻良策,只是不再擔任繁瑣艱巨的職務,另外重新推舉賢能人才,補充缺額。」

    次年正月6日,拓跋晃正式總管全國文武百官,拓跋燾特別選派高級諮詢官、立法院副總立法長穆壽,宰相崔浩,高級諮詢官張黎、古弼,一起輔佐太子裁決民政,上書給太子時,一律稱臣,用臣屬的禮儀。

    這幾人都是北魏的肱骨之臣,足見拓跋燾對太子的厚望。

    其中的古弼,為人忠厚謹慎,工作和生活都異常低調,但也有一次轟動全國,成了朝野上下的焦點。

    因為遊牧的傳統,北魏對獵園一直有很大需求,上谷的皇家園林面積尤其廣大,隨著時代進步,嚴重妨礙國家發展,古弼打算削減一半賞賜給貧民,因而入宮晉見拓跋燾,準備當面奏請此事。

    當時拓跋燾正與皇家稽查官劉樹,全神貫注地下圍棋,古弼一時不好打擾,就在帝邊坐著等候,可是過了很久,棋局絲毫不結束,古弼幾次欲言又止,鬱悶到了極點,忽然大發脾氣,跳起來抓住劉樹的頭髮,把他拉到床下,揪著他的耳朵,敲打他的後背,怒喊道:「朝政之所以不上軌道,都是你的罪過!」

    事發突然,在場的侍女、太監和護衛們都懵了,拓跋燾也愣了一會兒,等回過神來,趕緊推開棋盤,制止他說:「不聽報告,是我的錯,劉樹有何罪,快放了他!」

    古弼余恨未消,氣呼呼地說明來意,拓跋燾當即批准,古弼老臉一紅,略帶歉意地說:「為人臣屬,竟無禮到這種程度,罪過太大。」

    拓跋燾一笑置之,讓他不必介懷,但古弼出宮後,越想越不對勁,還是赤著腳前往公車門,脫下冠帽,請求處分。


    拓跋燾聽說之後,趕緊召他入宮,當面寬慰他說:「只要對國家有利,方便人民的事,應竭盡全力去做,不可有什麼顧慮,快穿鞋戴帽,忙你的事。」

    經此一事,古弼變得舉國皆知,成了全民偶像,但他仍舊低調謙恭,深受拓跋燾的信賴,拓跋晃當然也很欣賞這樣的人物。

    諸如崔浩、古弼這些人,對拓跋晃的成長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拓跋晃本身在為政方面也頗有天分,所以進步很快,在北魏太子群里,算得上是佼佼者,為了督促農民耕種,穩定國家根基,特別規定:「沒有牛的農家,可以向有牛的農家借牛耕種,然後替有牛的農家耕田,作為回報,凡自耕22畝,就為牛主人代耕7畝,大概以這種比例計算;讓農民在地頭標出姓名,藉以考察他們的勤惰,同時禁止人民飲酒和遊戲。」

    禁酒禁娛難免有扼殺天性之禍,但這些舉措卻讓北魏的耕地面積爆漲數倍,糧食產量也翻了幾番,總體而言利大於弊。

    雖然北伐無功,但能注意到太子的潛力,似乎也是件好事,只是相比之下,惡事的影響更寬大一些。

    拓跋燾這些年來已習慣了勝利,這一次討伐柔然雖也算不上失敗,但畢竟是和勝利完全扯不上邊的,這對拓跋燾而言無疑是沉痛一擊,拓跋燾在憤怒之下做了許多衝動的決定。

    444年正月12日,拓跋燾下詔:「王公以下直到平民,凡私自在家供養佛教僧侶,或男女巫師,應全體送交官府,正月25日後,如果仍留家中,僧侶巫師處死,主人全家斬首。」

    過了兩天又下詔:「王公部長級官員以及國務官級官員的兒子,一律送到國立大學讀書,工匠商人的兒子,應繼承父兄的行業,不能私自設立學校讀書,凡有違背者,教師處死,當事人全家斬首。」

    這兩項處罰措施可謂兇殘之極,即便在噬殺的亂世環境下,都讓人聞之色變。

    受到崔浩的影響,拓跋燾對佛教沒有半點好感,又聽聞後趙時的種種,更對佛教產生牴觸,但因此對佛教趕盡殺絕,似乎有些因咽廢食的意味,佛教之所以在北方昌盛,與其教義等方方面面都脫不了干係,不能對其採用一刀切的辦法,無視其對社會的貢獻。

    可惜拓跋燾這種非彼即此的邏輯,



第372章 劉絜事件  
伍辛老祖推薦:  奪命局  
隨機推薦:  獵戶出山  布萊肯林場  重啟全盛時代  長生天闕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360搜"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