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邙山潰敗,北周政府意識到洛陽周邊的重要性,讓齊公宇文憲前往宜陽修築五座城池,作為可攻可守的要塞,震懾北齊。
這種在邊界築城的小動作,北齊也做過,目的很簡單,就是逐步蠶食敵國領土,而且築城並不是公開宣戰,不違背與鄰國的休戰政策,雙方都很清楚,戰爭不可避免,如何掌握先機才是個中關鍵,顯然多在邊界建幾個要塞,對於將來的戰爭會有很大裨益。
569年底,宇文憲完成了所有工程,順勢率軍包圍了北齊的宜陽,切斷其運糧道路,新一輪的大戰就此拉開序幕。
570年正月24日,北齊皇家師傅斛律光率步騎兵三萬人的混合兵團,南下救援被周軍包圍的宜陽,得勝之後,就地興築統關、豐化二城,用以保護宜陽對外交通,然後班師北上。
北周軍不知對方底細,全速追擊,不料斛律光半道殺了個回馬槍,一舉擊破北周攻勢,並生擒了開府儀同三司宇文英和梁景興。
接下來,兩國開始在宜陽對峙,北齊固然不會放棄自己的國土,而北周投入大量精力,也不忍就此撒手。
一連幾個月過去,北周勛州州長韋孝寬對部屬說:「宜陽不過一個城池,並不重要,兩國為它打仗,勞師動眾,卻沒有實際效益,對方難道就沒有智囊?如果他們放棄宜陽,而在汾北發動攻勢,我們一定喪失大片國土,而今最好是迅速在華谷及長秋一帶興築城堡,如果對方先動手,我們再去奪回來,就十分困難了。」
韋孝寬不久便派人把自己的想法報告中央,宇文護雖然認同,但也有憂慮之處:「韋公的子孫雖多,但仍不滿一百,在汾北築城,派誰去守?」因此築城方案沒能實施。
當年玉璧一戰,讓韋孝寬名揚天下,多年來,韋孝寬一直鎮守國家的軍事重鎮,勞苦功高,北周政府特別為他在玉璧設立勛州。
570年底,斛律光一如韋孝寬所料,果然從晉州出動,在汾北修築華谷、龍門二城。
二城修築完畢,斛律光率軍進抵汾東,與韋孝寬相見,斛律光說:「宜陽一城,兩國搶來搶去,時間太久,我們決定放棄,而打算在汾北取得補償,請不要見怪。」
韋孝寬說:「宜陽是你們的邊塞關卡,汾北土地,我們早已拋棄,我們拋棄,你們撿起,怎麼能說補償,你輔佐年幼的君王,位高權重,不知安撫人民,卻發動戰爭,貪圖一塊尋常的疆土,使生靈受到災難,我不認為明智。」
斛律光不予理會,率軍包圍定陽,再築南汾城,加強對北周的壓力。
韋孝寬雖說得輕鬆,但其實對北齊的行動十分擔憂,終於說服中央政府解除了對宜陽的包圍,增援汾北。
571年初,斛律光已在汾北一連興築十三個城堡,開拓國土五百里,又擊退了韋孝寬的挑戰,成績斐然。
3月,宇文憲率大軍從龍門渡河,向汾北推進,斛律光向後撤退,避其鋒芒,暫時據守華谷,宇文憲藉機攻破斛律光的五個城堡。
段韶和高長恭南下攻擊柏谷城,牽制北周的兵力,攻克之後,立即班師與斛律光會合,北齊三將再度聚首,也是他們最後一次聯手拒敵。
趁著齊軍在北方停留的良機,北周陳公宇文純一舉攻克宜陽等九座城池,斛律光於是掉轉馬頭,率步騎兵混合兵團五萬人南下應戰。
宇文護又派軍政官郭榮,在姚襄城南和定陽城西分別築城,段韶揮師包圍定陽城,以迅雷不及掩之勢攻克外城,屠殺城中所有居民。
此時6月底,段韶已身染重病,體力難以為繼,於是找到高長恭,向他傳授攻打內城的秘訣:「這個城三面都是萬丈懸崖,沒有人走的道路,唯一值的出口就是東南一條小徑,盜賊已是強弩之末,必定嘗試從那裡突圍,最好選精兵嚴密把守,一定可以生擒活捉。」
高長恭選派一千名勇士在東南谷口埋伏,順利擒獲守將楊敷及其部眾。
楊敷是楊愔的族侄,雖然他本人並不算出色,但他有個出類拔萃的兒子,也足夠名垂青史了。
楊素從小就多才多藝,志向遠大,因父親不肯投降而身陷北齊,政府並沒有追贈官位,也沒有制定諡號,便上疏申訴。
宇文邕因前線失利,本就不悅,下詔不准,楊素一連三次上疏無果
第528章 高儼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