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352年,後趙政權已徹底消失,國內的形勢大致上:
慕容吐谷渾和鐵弗匈奴是職業打醬油的角色,拓跋鮮卑則忙著壯大自己,三方都無力插手中原的亂局。
前涼在張重華的帶領下,內政都扯不清楚,開疆拓土什麼的就更不用提了。
東晉的桓溫是北伐的最佳人選,然後接連上書都遭拒絕,為了避免他先斬後奏,建康當局甚至把謀反的字眼都用上了,最終一步步喪失了恢復中原的最佳時機。
冉魏政權的誕生就註定是個悲劇,冉大帝有著萬夫不擋之勇,唯獨沒有政治頭腦,也沒有得力的輔助,他若擔當任何一國的將軍,都是該國之福,也是他的機會,可惜非要接管後趙這個爛攤子,就連真正的政治家都未必理得清楚,他就更無力扭轉頹勢了,一味打仗,卻沒有後方的各種補給保障,早晚把自己拖死。
前燕立國以來就得到了欣欣向榮的發展,而且南征的目的性強,又富有戰略規劃,將是中原的最有力爭奪者。
新成立的前秦,雖然年輕,但老苻家人丁興旺,且有苻健和苻雄這種配合完美的領導班子,短期內或許未必有突出成就,前途總是很光明的。
至於曾和老氐王苻洪分庭抗禮的羌王姚弋仲,本年3月份,終於走到了人生的末路。
就像苻洪的臨終贈言,姚弋仲死前也對兒子們進行了好一番托咐:「石家待我們很厚,我本要始終為他們盡力,可是誰也想不到偌大一個國家,居然說沒就沒了,但中原雖然無主,我死之後,你們仍舊無力奪取,務必要儘快回歸東晉,堅守臣屬氣節,不要做不義的事,還能為家族延續血脈。」享年73歲。
姚襄雖不是嫡長子,但名望和民心都使他站到了繼承人的位置。
看著當下的形勢,姚襄倒是不認可父親的話,認為自己仍有逐鹿中原的實力,於是暫時封鎖了姚弋仲的死訊,然後率領部眾六萬戶人家南下,一路攻破數個城池,準備先與前秦一較高低,成功的話就以長安為根據地,再步步向東推進,萬一失敗仍有退路,難得碰到眼前的機會,不試可惜。
他的計劃並無不妥,若能成功,確實會迎來十分美滿的局面,只是此時的前秦已和當年的氐人部落有了很大區別,姚襄很快敗下陣來,喪失三萬多戶,被迫繼續南下,抵達滎陽後,先給父親發喪,然後派第五個弟弟帶著降書,到東晉擔當人質。
前秦卻並沒有輕易放過這個野心勃勃的敵人,派將領高昌和李歷前往追擊,雙方很快在麻田又展開一場慘烈的會戰,姚襄的坐騎都被流箭射死了,幸好弟弟姚萇夠意氣,二人同乘一匹戰馬才有驚無險地撤離戰場。
沒過多久,東晉使者趕到了,奉司馬聃的詔書,讓姚襄暫時駐屯譙城。姚襄於是單人匹馬渡淮HN下,到壽春拜見東晉的安西將軍謝尚。
謝尚早就聽說過姚襄的名聲,特意撤除武裝衛士,身穿平民服裝與他相見,碰巧姚襄也深諳老莊之道,雙方言談甚歡。
對於東晉的北伐軍來說,得此外援倒也是意外之喜。
北方的冉閔若是也有一兩個盟友,或許會有另外的結局。
可惜身處胡人的世界,卻與胡人鬧翻,東晉政府又無任何表示,於是他註定只能孤身作戰了。
孤身作戰本來也沒什麼稀奇,只是冉魏的處境已經岌岌可危,不但兵力日益衰減,連最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不具備了,因為糧食匱乏,士兵甚至把後趙時期收集的美女全都煮來吃,後來人也吃光了,只得一撥接一撥地冒著危險出城覓食。
所謂的冉魏政權,完全就是一幫士兵支撐的空架子,沒有其他任何東西,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
本年4月5日,慕容俊意識到時機已經成熟,下令對冉閔發起總攻,由輔國將軍慕容恪指揮大軍南下,平狄將軍慕容霸等人則負責攻擊段勤。
段勤集結了一幫羯人和匈奴人,準備當個土皇帝,可是強敵在側,這個願望貌似有點不太現實,他堂弟段龕雖占領了廣固城,並自稱齊王,卻也不得不向東晉歸降。
冉魏的將領們多數請求暫時避開敵人的鋒芒,然後再尋機出動,但冉閔執意與之決戰,親率全部兵力進駐安喜。
慕容恪的軍隊很快蜂湧而至,但發現冉閔卻已拔營前往地形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