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傳授格物之道
「太上皇壽算還幾年?」李世民問道。
「九年。」李鄲道早已經知道結果。
「那能不能為其延壽?」李世民問道。
李鄲道奇怪,李世民竟然不是想著要殺李淵。
因此道:「只能得養生之法,續命一二載,難違逆天命。」
「那便讓他再做九年的太上皇,朕便是要讓他活著看到,朕做的到底比他好。」
這個他,也不知道是指李淵本人,還是隱太子李建成。
不過李鄲道確實從這裡面看出李世民的野心。
李淵死不死,已經無所謂了,貞觀之治或許還能再提前幾年。
所謂天命,上天予之,上天收之。
李鄲道現在才拋開大夢千年對帝王君主的偏見,逐漸體味到李世民的人格魅力。
「此事愛卿莫要再提,朕雖知愛卿是為江山社稷故,但此事,朕絕無允可之能。」
李鄲道自然點頭。
隨後又跟李世民聊了聊如今的民生民情。
並不是醫科之事,因為學醫雖然能強民體魄,卻不能飽民。
民富的基礎便是百姓能吃飽穿暖,能有剩餘的去跟別人交換,使得經濟流動起來。
李鄲道沒有別法。
一是堆肥之法,這是唐穿必備,以前李鄲道沒有拿出,是沒有對話朝堂天子的能力,現在有了。
二是練鹽之法,此法可保國庫無憂,甚至靠著鹽交易,可以將周邊國家的經濟血液被大唐吸乾。這也是唐穿爽文必備。
堆肥之法還好,但這練鹽之法若非如今李鄲道已經到了陽神境界,是萬萬不敢拿出來的。
「此二法,是臣偶爾格物所得,陛下既然不願以太上皇之天命潤澤蒼生,便可以此二法潤澤。」
「何謂格物?」李世民有些好奇。
「格物便是,通過觀察萬事萬物的發展,從種總結出一套規律來的方法。」
李鄲道舉了個例子:「比如今欽天監,觀天星相,制定曆法,指導農耕,便是格物。」
隨後又講解道:「臣此格物,便是觀牛羊之糞土,所落之處,來年土地必定肥沃,甚至有菌蕈生長,此乃谷精之草。」
「又觀有百姓取河中淤泥,翻曬,用以肥田,而上等之田,又往往是臨河之處。」
「此外,臣十五歲時,自北向南遊歷,所見頗多,其中有一種樹老翁,取河中淤泥一團,烈日下暴曬,後取童子尿,摻和入其中,再曬,再摻。」
「最後取出,插入一荊條,三日便生根,五日便生芽。」
「當時臣就問那老翁,老翁道,凡萬物之事,不過陰陽五行。」
「人因心火而活,實則是大火爐,五穀屬木,遇火生土,故遺之,但是遺之仍然帶有火氣,會燒草木之苗稼,所以需要在陰涼之處,褪其火氣,或者與水相和。」
「而土德厚重,水潤二物,故此二物相和,能生木焉。」
「而木自向陽,炎性上行,說是木谷,其實為火谷,故可供人心火氣,若是水谷不思,便是要絕命之兆。」
「此老農是在野隱士也,他在何處?朕要請其出山,指導農事。」
李鄲道哈哈道:「聖人若行其德,何怕隱士不出仕?」
「不過臣自此格出一物,隨後又在家中試驗此事真假,此前臣家中永業田便已經試驗過此事,原先畝產不過兩石的中田,也可變化做三石的上田。
「臣觀地氣之變化,發現地氣變得厚潤,泥如油膏,想來是此物功效。」
李世民聽到能增加這麼多糧食產量,立馬站起來:「愛卿此言當真?」
「不敢妄言。」
「看來此格物之法,是有用之法了,倒不像那些蠢才,學儒學的一身腐朽氣,天天家國大事,論來論去,論不到點上。」李世民已經信了幾分。
開始思考起那格物之法。
「那練鹽之法,你是怎麼格物出來的?」
「這倒是要說到練糖之法了。」
李鄲道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