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凌晨,大明帝國在東南半島上率先打破了靜坐戰的平靜,在沿海的略平坦的地區,明軍對錫蘭展開了攻擊。
當天,天空剛蒙蒙亮的時候,大明帝國的坦克就在火炮的掩護下,打響了這場簡單粗暴的戰鬥。
王珏苦等了這麼多天,依舊沒有等到錫蘭軍隊的破綻,所以他只能賣出自己的破綻,來看錫蘭對變化的反應。
加強了禁衛軍裝甲師的明軍裝甲部隊,向著敵人的陣地展開了猛烈的攻擊,而錫蘭果然也不負眾望,頂住了明軍第一天的攻勢。
在戰場上,明軍損失了大約30輛1號和1號改進型的坦克,到處都是濃煙滾滾,彈坑讓雙方戰爭中央地帶變得和月球表面差不多。
而且參戰的部隊都得到了集團軍級別重火力的加強,數百門大炮在戰鬥爆發前就開始了轟擊,讓整個戰區都變成了煉獄一般。
這裡的樹木,葉子被彈片打成碎片,樹枝被打斷,最後變成光禿禿的樹幹。隨後樹幹又斷裂成為地面上的一個矮樹樁。
沒過多久,這個矮樹樁也被打掉,只留下彈坑裡裸露在外面的根須,證明了這裡曾經有一棵大樹存在。
在上午十點左右的時候,戰鬥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明軍一口氣投入了100輛坦克,掩護自己的步兵進攻。
而錫蘭這個時候也有增援部隊趕到,70輛錫蘭的猛獁1型坦克加入到戰鬥之中,錫蘭守軍隨即展開了反擊。
錫蘭的猛獁1型坦克名字聽起來高端大氣,給人的感覺是一種高大威猛的重型坦克,可實際上它並不是一種重型裝甲車輛。
這種坦克和大明帝國的1號坦克差不多,實際上也就是十幾噸的自重,攜帶的是一門20毫米口徑的機關炮,與大明帝國的1號坦克一模一樣。
在結合了自己戰場的實際情況之後,錫蘭覺得重型坦克在東南半島地區並不好用,前線的部隊更願意使用1號坦克那樣的武器裝備。
英國和德國都採購過1號坦克的閹割版,所以錫蘭當然也拿到過1號坦克做實驗。綜合評定了一番之後,錫蘭認為最適合自己的依舊是1號坦克這種輕型坦克路線。
所以,錫蘭的坦克採用了與大明帝國的1號坦克非常相像的設計,只是根據自己的需求,把炮塔改得更小了一些而已。
因為錫蘭的無線電技術並不出眾,所以他們也沒有給自己的坦克普及無線電。也正因為如此,他們走上了和大明帝國的1號坦克改進型完全不同的道路。
大明帝國的1號坦克改進型是增大了自己的炮塔,多塞了一個人和大功率無線電設備,來增強自身的協同作戰能力。
而錫蘭的1號坦克是縮小了炮塔,加強了炮塔的鋼板防護力,卻捨棄了空間還有無線電設備……
不過比起日本人自作聰明改動主炮口徑來,錫蘭人沿用了20毫米口徑機關炮的做法,卻明顯要聰明的多。
保持了彈匣供彈,讓猛獁坦克的主炮射速保持了很高的水平,讓這種輕型坦克擁有了較強的火力輸出能力。
它沒有因為要追求某一個性能指標的突出,而放棄其他太多的東西。所以它的性能和1號坦克相比,是同樣均衡的。
戰場上兩種性能差不多的坦克碰撞在一起,和朝鮮半島上那場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坦克戰不同,這一次明顯要更加慘烈。
因為確實慘烈,雙方的坦克部隊一照面,戰鬥就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雙方用20毫米口徑火炮互相射擊。
這種武器較高的射速,讓雙方在攻擊對方的時候,擁有較高的命中率和擊穿概率。
兩邊的坦克都有各自的優勢,協同聯絡的能力大明帝國的坦克占有優勢;另一方面,錫蘭的猛獁1型坦克在炮塔防護能力上勝出。
所以當時間來到當天中午的時候,錫蘭的坦克和大明帝國的坦克分別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錫蘭的猛獁1型坦克被擊毀了正好35輛,而大明帝國的坦克有43輛被擊毀——造成這樣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大明帝國是進攻的一方,他們還要同時承受對方陣地上反坦克武器的攻擊。
下午的時候,王珏毫不猶豫的投入了自己的預備隊,2萬多明軍士兵在坦克的掩護下又一次對錫蘭駐守的高地發起了
390一樣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