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裡應外合,前後夾擊
「大將軍,寡人此次給你三十萬兵馬,去圍困秦國的太子,這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吧?」
「大王,陣前輕敵乃兵家大忌。太子雖然沒有作戰經驗,可是我聽說,秦王此次給秦太子配備的良將,一個是兵家蒙武之後蒙恬。蒙恬此人,素來受秦王器重,他沉穩有度,素來有大將之風。」
「另一個則是在攻打燕國時,十天之內連破三城的將軍李信。李信此人,非常擅長突襲,輕騎作戰。」
「這樣的組合,不得不說是十分大膽。可見秦王確實沒有把楚國放在眼中。」
「據臣所知。秦太子之所以能說服秦王籌備一年再行整頓兵馬侵我楚國,是因為秦國後方各地郡縣內部治理混亂。他們的官吏不得人心,雖然攻占了韓趙魏,可是這三個國家的人,根本不願意成為秦國人。」
「更不要說我們楚地了。」
「秦太子這個人,和他君父秦王不同。他似乎更有耐心,這樣的個性,在戰場上幾乎是無往不利。他主動提出先安定後方,以防有變的主張。一旦讓秦太子成功踐行了他的計劃,真的給秦國多一年治理安撫遺民的時間,到時候他們將會吸納更多的兵源。」
「此人心思縝密,做足了準備,這才敢出征攻打我楚國。」
「正是他這樣的舉動,逼得我楚國不得不舉國備戰,以破掉秦國意欲休養生息的機會。決計不可以把他當做黃毛小兒看待,否則會在戰場上因此失利。」
楚王負芻聞言自然不樂,「區區一個十八歲的孩子,就算有些才智,可是我們也不能畏懼他。」
楚王可不怕扶蘇,他和扶蘇在名義上是真正的甥舅關係。
「秦王貪得無厭,想要讓天下人都成為他的奴隸。他誓要滅掉諸諸侯,以彰顯他的地位。不穀身為楚王,無論是為了宗廟基業,還是為了楚國鄉民,都不會讓他的計謀得逞的。」
「按照將軍之意,秦太子是穩操勝券。不穀偏偏不信,倘若大將軍無有勝秦的把握,不穀寧可御駕親征,也絕不留在這王宮裡坐以待斃。」
楚王負芻,最讓他的臣子敬佩的一點就是絕不坐以待斃,不會聽之任之。
他想要讓楚國強大起來,做一個有為的君王。
不過等坐上這個位置,他才知道之前楚國之所以懦弱無能,不是因為歷代楚王昏庸,是因為朝中滿是蠹蟲,這些蠹蟲越來越多,已經腐蝕了王朝。
如果能夠借著這個機會,通過戰爭發一筆財,提升自己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甚至再提拔一些鄉野庶人,倒是有機會趁著戰爭扭轉國中局勢,將那些割據一方,欺壓百姓的世家趁機打擊一遍。
聽到楚王這麼說,朝中自然有不少人嚇了一大跳。
這楚國聯軍,都是世家招募來的人馬,為的就是隨從出征,以防止有變。
楚王之心,諸多大臣也都知道。
他口口聲聲叱罵秦王,實際上他最希望楚國內部來一場像商鞅變法一樣的改革,將君權無休止地擴大。
「大王,不可。」
「大王,萬萬不可。國不可一日無君啊。」
「大王,您走了,我們可怎麼辦啊?」
一群大男人,竟然有人當庭抱著柱子大哭了起來,其他同僚自然上前去將人從柱子上拉扯下來。
更有人像是大街上的俳優,雜耍藝人一般,三人五人齊齊躬身作揖,作揖之餘還時不時用眼神偷瞄一下負芻。
楚王負芻只是冷漠地望著。
他早就習慣了。
朝中滿是昏庸,一旦出了事情,只想著如何保全自己,根本不顧國,不顧百姓。
若不是這次秦太子都要打到家裡來了,這些世家,這些收受了秦國間諜巨額賄賂的臣子,他們才不會團結起來幫助寡人抵抗秦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