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實力排名全國第一的燕大數院擁有7名中科院院士,剛好等於浙大全校中科院院士數量之和。
為了更好的與國際接軌,燕大數院聘請了埃利拉斯-斯特恩、彼得-拉克斯兩位沃爾夫獎得主為客座教授。
其中斯特恩的名氣更大,陶哲軒拜他為師,並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陶哲軒拿到了菲爾茲獎。
兩位美國老爺子經常來燕大講課,他倆也算是國際數學界的當代牛人。
數院是個龐大的機構,黨工團、學生辦、教學委員會、學位委員會等職能單位都有設置。
在學術方面,以數院數學研究為中樞核心,汪院士為所長,坐鎮指揮最前沿的數學課題研究項目。
五個系各設系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到兩名,各研究方向的教研室主任若干名。他們承擔教學任務的同時也負責課題研究,這裡是年輕數學人才的搖籃。
數院學術戰線的另一塊陣地不可忽視,既《數學導報》編輯部。
《數學導報》是國家核心期刊,if為0.502,全中國只有兩家數學期刊的if超過0.5,另一家是中科院的《數學學報》。
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數學期刊,《數學導報》的任務絕非每隔兩月出兩本數學刊物,一本a輯,一本b輯,每輯含15-20篇數學論文。
《數學導報》更為重要的任務是,第一時間收集國際國內數學信息動態,哪位大牛發論文了,哪位小牛在哪裡做了個speaker,講了些什麼核心內容等等。
收集到大量的學術信息後,《數學導報》編輯部要進行深入分析,國際數學界最流行的研究方向是什麼、哪些課題具有國際化的研究價值等等,並向院內主管學術的領導及時反饋、溝通,制訂燕大數院的中長期學術規劃。
全球信息化時代,悶著頭搞科研的方式早就被淘汰了,《數學導報》編輯部每時每刻都在關注國內外數學動態,這比他們一年出12本期刊的工作更有價值。
年瑞明歲數不大,四十歲出頭,他是《數學導報》的主編,國內著名數學專家,頭銜一大串,長江特聘教授、中組部「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等。
《數學導報》的名譽主編是聞院士,老爺子偶爾來編輯部逛逛,他完全信任年瑞明的工作能力和學術水平,年瑞明是聞院士的得意弟子,畢業於燕大數學系。
年主編泡杯茶,點上一根點五中南海,翻閱最新一期的國內外主流數學期刊。
中南海大概是燕大數院的指定香菸品牌,上到院士,下到研究員,都抽這種煙。
物理學院、化學院、計算機學院抽的煙稍微貴點兒,中華、蘇煙、黃鶴樓啥都有。
數、物、化、計這四大學院承擔了燕大最核心的學術研究工作,做學問做到深處那必須抽菸,不抽菸沒靈感啊。
年瑞明抽著煙,首先翻閱了國內四大數學期刊中的三本,《數學導報》就不用看了,他就是主編,熟的不能再熟。
接下來,年瑞明快速瀏覽國內第二梯隊的數學核心期刊,嘩嘩嘩,他飛快的翻動雜誌,一目十行。
看似走馬觀花的速覽,記憶力驚人的年主編卻記住了一個名字。
最新一期的《數學研究報》、《數學新刊》、《代數雜誌》上,都有同一位作者的名字,沈奇,這位作者的聯繫地址是「燕大數學科學學院數學系-首都」。
年瑞明查了查數院學生檔案,沈奇,數學系大一新生,招生途徑:數學競賽保送。
「哦,沈奇,就是那個imo滿分金牌選手。」年瑞明的記憶力好啊,一兩年前的事情,一下子就回憶起來了。
「我系這位學生酷愛寫論文,一個月內發了三篇核心期刊論文,他大一上都沒讀完,很有潛力嘛。」年瑞明對沈奇越來越感興趣,其實沈奇有四篇論文在一個月內被刊登出來,還有篇普刊論文。
但國內數學普刊入不了年主編的法眼,他以為沈奇一個月內發了三篇論文。
當然了,一個月內連發三篇專業數學論文,這種產出量也相當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