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黃道周一聽,頓時如中雷擊,再也說不出話來。筆下樂 m.bixiale.com
他自己本身就是進士,又在官場之中,豈會不知道如今的進士情況。
甚至可以說,對於大明進士培養之法的演變,他是一清二楚的。
明初二三甲進士分派於六部與翰林院見習者,入六部的稱觀政進士,入翰林院的稱庶吉士。
從大明永樂二年開始,翰林院納庶吉士,已演變成了專門的制度,時謂「館選」,由內閣會同吏部、禮部在新科進士中選拔年輕貌佳、才優字好者入翰林院繼續學習,三年後「散館」(畢業)分授實職。
其餘進士,就是觀政進士了,分別去六部,都察院、大理寺和通政司,甚至有的時候,連五軍都督府都有進士觀政。
一開始的時候,這種培養進士的方式也確實還可以,為新科進士到參政有一個學習的過程。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方式就變味了。
首先,由內閣會同吏部、禮部進行的點翰林就開始充滿了腐敗,畢竟是他們說了算。偶爾有的時候,會用考試的方法來選拔,但是,大多數是這些衙門的大佬說了算。
而觀政進士這邊,也同樣如此,腐敗叢生。
這些觀政進士,都不想外放,想要留在京師為官。於是就千方百計地想去三法司衙門,因為觀政有個潛規則,就是觀政進士期限到了之後都會留在本衙門用。
除此之外,觀政進士在實習期間,還可以請假,也就是說,人家壓根就不觀政,時間到了就直接授官了。
觀政期限,也就三個月或者半年而已,這麼短的時間內,又能掌握多少從政經驗?
因此,這些新科進士制度,到了萬曆年間開始,就形同虛設了!並且裡面的腐敗橫行,在進士還沒有當官的時候,這種官場風氣之下,就已經被腐蝕掉了。
不但如此,黃道周還知道,如今存在進士中的風氣,到底有多差。
多數進士皆認為,他們二十年燈窗辛苦,才好不容易考中了進士,這是自己努力得來的,中了進士,不就是該放鬆享受了?
還有官居極品的人,也覺得他們二十年仕途小心,始得至此地位,那是不是該為自己著想,謀求一些利益?
在如此種種風氣之下,吏治腐敗,才有今日之亂局!
黃道周想著這些,忽然對崇禎皇帝的提議有了濃厚的興趣。他平日裡也瞧不慣同僚作風,喊著要整頓吏治,但是具體措施上,卻只能泛泛而談。如今聽崇禎皇帝這邊,似乎有新鮮提議,就很想知道一下。
於是,他便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這文備堂具體如何為之?」
崇禎皇帝見黃道周不再反對,而是好奇他的說法,心中不由得有點興奮,便馬上對黃道周說道:「文備堂內,設各科科目,皆是為官之須知,明確何事該如何為之?學之後便考試,唯有考核合格者方能根據其成績授之於官!如若考試不合格者,其不明為官之道,如何為官?」
「那這各科科目從何而來?」黃道周聽了,立刻追問道。
崇禎皇帝一聽,想也不想,就直接說道:「由六部皆三法司,還有地方上呈送案例,編輯成策,朕閱後便是各科科目。其他細節上,可群臣議之,朕再定奪!」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之後又補充說道:「對了,以後京官,須得地方任職一定時間之後才能擔任。朕不想看到無有地方經驗,卻對地方事務指手畫腳!」
黃道周聽了,不由得贊道:「陛下英明,此乃根除吏治腐敗之良策也!」
事實上,崇禎皇帝的這個做法,有部分被後世滿清所用:殿試傳臚後三日,於保和殿舉行進士朝考,專為選庶吉士而設。
而如今崇禎皇帝受劉偉超啟發而想出來的這個制度,比起滿清的朝考,那是方方面面,都要詳細,更有規範了。
畢竟滿清這個,只是把選拔庶吉士這一關的由人為改為考試而已,其實和殿試的區別並不算大。
這個事情,劉偉超不知道,崇禎皇帝自然也就不知道。
此時,崇禎皇帝見黃道周贊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