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這話,實則也是在替眾人發問。
為官謀士與在學舍中講學最大的區別就是不能總是高屋建瓴,高談闊論,必須要把自己的想法落在實處,以解決實際問題。
他很清楚,自己這位兄弟昨天也是熬了一宿,苦思良策,想來不會就是只在這叭叭兩句大道理的就完了。
果然,牽招聞言也是微微一笑。
「玄德說的不錯。」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能做到這卻百中無一,最終大家都成了碌碌無為之輩。」
「原因嘛,無怪乎是只要想做事,就一定會觸及他人利益,引來處處掣肘,明槍暗箭,世事難為。」
「子經說的不錯。」
蘇曜點頭:
「正所謂做多錯多,只要做事,哪有不得罪人的道理。」
「所以你之前便建議我集中精力在軍事上,便是叫我避開這得罪人的環節?」
見蘇曜說的如此直白,牽招微微一愣,隨即拱手道:
「君侯明鑑,在下昨日所言,確實有此考量,但更多的,還是希望君侯能順利完成任務,不負皇恩。」
「同時,比起那些容易得罪人的政事,軍事勝利,開疆拓土,也是凝聚人心最有利的武器。」
「子經無需多慮,我並未責怪你的意思。」
蘇曜擺了擺手,笑道:
「你所說之言,皆是肺腑之語,我自然明白。」
「不過,我蘇曜既然來了遼東,便不會只滿足於完成任務。」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繼續說道:
「為官一任,便要造福一方,我要做的,是讓這裡成為一個真正的塞外樂土,讓這裡百姓們能夠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
「為此,不管他是什麼牛鬼神蛇,只要敢擋我道者,便通通都要被打掃乾淨!」
眾人聞言,皆是精神一振,對蘇曜的決心和魄力深感敬佩,表示堅決支持,誓死追隨云云。
衛明對此也是深為認同:
「官場之上想要有所為,就只有奮勇而上,爭而勝之方可大展拳腳。」
「可是咱們的敵人又是誰呢?」
張飛聽這幫文人云里霧裡說了半天,完全理不清了:
「君侯堂堂太守,誰會阻撓,誰能阻撓,咱們又該和誰去爭呢?
難道說,是這個縣令有不法?
俺現在就把他提過來,看他敢不敢不從!」
——「翼德莫急,且聽子經他們說完。」
劉備趕緊阻攔。
他聽得也是格外認真,因為這不止是蘇曜的問題,也涉及他自己。
身為襄平令的他,又何嘗不是首次受任一方呢?
見此,牽招也不賣關子了,直接坦言道:
「一郡太守,堪比一國之君,位高權重尊貴無比,而且君侯又有陛下的支持,可謂是大權在握,大可以縱情潑墨,全力施為,這是個極大的優勢。」
「然而,具體施政行策,卻是需要人力物力執行,不可能凡事親力親為。」
「雖然君侯有我等相助,但我們畢竟是外來者,不但人生地不熟,且數量上也是絕對之少數。」
「故而,我方才言道的那治國五策,首重便是在人!」
「君侯若想保證在此政策的實施,必先選賢任能,整頓吏治,使遼東郡內上下一心才可!」
牽招眼中精光一閃:
「諸位縣令乃是中樞任命,君侯沒有人事權責,可用督郵監察,誰若是敢有二心,陽奉陰違,當即刻上書免之。」
「除此以外郡守府上下的曹掾郡吏們,君侯則可一言定其去留。」
「因而,待到了襄平,第一件事便應是召集部屬,重新厘定官職,對於那些庸碌無能或與君侯立場相反之輩,當盡數將其罷免!」
「如此官吏一體,同心同德,則大事可成矣!」
牽招輕飄飄話語中蘊含的分量讓眾人心中一凜,不由心生佩服。
就這時,衛明出來接過了話頭:
「子經所言皆為良策
第412章 蘇曜定計治遼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