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時候,景和帝再一次招柳銘淇入宮。
來接少年的是老熟人趙壽趙公公。
柳銘淇和他是很熟悉的了,可一路上兩人都沉默不語。
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麼好。
柳銘淇也曉得,趙壽不可能回答自己的問題。
仁王和熊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一直縈繞在柳銘淇心中的這句話,直到下車都沒問出口。
景和帝已經從養心殿搬了出來,回到了御書房處理公務。
柳銘淇還是這麼十來天以來,第一次見到他。
乍一看,皇帝就跟換了一個人似的。
之前是有些微胖,還有雙下巴。
現在他卻臉上蒼白,身形急劇的瘦削下去,起碼瘦了二三十斤的樣子。
只有巨大的打擊,才能造成人這樣啊。
「怎麼。不認識了?」景和帝看著少年愣然的樣子,想要打趣幾句,卻顯得乾巴巴的,臉上的笑意也很是牽強。
「沒有。」
柳銘淇趕緊露出了笑容,「陛下,您找我有事兒?」
少年不怎麼懂心理學,但是知道現在自己最好不要去提及宮中劇變,就當於沒發生的一樣,這樣才能讓皇帝不去回想,慢慢的開始新的起點。
景和帝對柳銘淇的第一句話有定驚訝。
旋即他還是點點頭,示意趙壽把桌上的一份文書遞給了柳銘淇:「來,你先看看。」
少年接了過來。
一看抬頭,卻是江南總督劉仁懷寫給景和帝的奏章。
來了這個世界這麼久,柳銘淇對於這種寫得很文言文的東西,看得已經比較熟悉了。
劉仁懷也的確是一個干臣。
他在奏章中主要跟景和帝談及了今年的糧食收購問題。
說來也是老天垂憐。
雖然長江和黃河幾十年來第一次一起肆虐,足足糟蹋了沿途七八個省份,但是江南的核心地帶浙江、江蘇和安徽,卻沒有受到什麼波折,仍舊是大豐收。
江蘇雖然有長江經過,但到來的時候已經搶先收割了糧食,所以哪怕也淹沒了好多地方,但至少今年的收成是保住了。
江南三省的總體稅賦也出來了。
單是糧食的入庫,便達到了三千五百萬石,比去年還多了五百萬石。
這裡面有江南前幾年搞的水利措施,今年得到了成效的緣故。
劉仁懷是功不可沒。
重點卻不是這三千五百萬石糧食,而是今年因為中部和西南遭受了大洪水災害,所以景和帝早早的就命令劉仁懷收購糧食備用。
畢竟江南的糧食是最多的,通常糧食都會過剩,在這裡收購也最是容易。
劉仁懷之前負責了西南三省兼山東的欽差大臣,專門負責抗洪救災,順帶著監控漕運衙門和北方水師。
等到事情差不多告了一段落,剩下的善後工作交給了吏部尚書李秀泰和工部尚書巫愚,劉仁懷立刻趕回江南,開始主持收糧工作。
最初他還是用去年的一千萬石舊糧換了五千萬石麩糠,這一點沒問題,大家都很給面子。
但接下來他想要收購士紳土豪手裡的糧食,卻遇到了極大的阻礙。
江南這邊糧食產量豐富,供應普通老百姓的食用糧食,不過是九文一升。
比起前幾年時是有了上漲,但比起去年又下降了不少。
因為連續兩年的大豐收,讓糧食商人們想要在本地提高糧食價格都不可能。
可是劉仁懷想要收購糧食,為朝廷各大倉庫補充庫存,他們就不願意了。
也不是說不願意賣,而是願意賣出小部分的糧食,大批量的糧食卻是不行的。
劉仁懷給的價格不算低,按照前幾年的標準,他還特意漲了兩文錢,變成了七文錢一升。
這個漲幅已經是超過三成了,可謂是非常的高。
這也是因為劉仁懷手裡現在有錢。
不僅僅掌握著今年的錢賦,更有之前江南的勛貴們「加恩令」捐獻的一千萬兩銀子,景和帝讓他拿在手裡,以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