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徐州前線的戰事,終於在臘月十五日這天停了。筆神閣 m.bishenge。com
東南這邊的第五旅撤離了前線,在確認東南已經撤走之後,屯兵魚台縣的李成梁終於鬆了一口氣,下令讓全軍返回濟州過年。
明廷新軍歡騰,紛紛稱頌李成梁,但是李成梁卻高興不起來。
手下軍官垂頭喪氣,士兵士氣低迷,消耗了海量的軍糧物資,最後卻一點戰果都沒有。
雖然是一點戰果都沒有,但是明廷這邊從軍官到士兵都是疲憊不堪,仿佛經歷了一場生死大仗。
可偏偏如此疲憊的漫長對峙,是真的是一點戰果都沒有。
從開戰至今,雙方只是在山東北部的前線陣地互相發射了火炮,然後象徵性的開了幾槍,根本沒有任何一方發起什麼有用的衝鋒。
可就算是這樣,每天火炮對射,也要花費不少銀子。
可是東南那邊開炮了,如果明廷這邊不開炮,對於士氣也是很大的打擊。
所以對面開炮三次之後,明廷新軍也會開一次炮回應。
用明廷新軍的話說,這是互相開炮問候對方。
如果只是消耗一些火炮和彈藥那也就算了,這也算是拉動了明廷這邊軍工業的發展了。
緊接著東南第一旅對山東東部的沿海進行了登陸突襲,山東地方團練只能守著城市自保,根本不敢追擊東南的軍隊。
等李成梁拉著第三鎮的軍隊去支援,東南的水師又跑的沒影了。
第三鎮被東南水師在膠東半島上溜了一圈,戰事就這樣莫名其妙的結束了。
整整四個月的極限拉扯,他如同狗一樣被拉到了山東東部,又被拉回了山東北部。
比起之前平定梁山的戰鬥,這場莫名其妙的徐州會戰,可以說是打的非常憋屈。
明明明廷三鎮的兵力要比東南第五旅多幾倍,明明李成梁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修建了大量棱堡,最後還被東南牽著鼻子走。
相比之下,東南那邊付出的成本就小很多了。
山東防線的最大成本,就是邊境線上的棱堡了。
為了防禦東南的進攻,李成梁修建了大量的棱堡,每一座棱堡都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維持。
東南並沒有和明廷一樣修建大量的棱堡,若僅僅是依靠塹壕就設置了防線。
除了塹壕之外,東南還有一種特殊的防禦工事——鐵絲網。
利用木樁和鐵絲製作的鐵絲網,配合塹壕可以起到極強的防禦效果。
不僅僅是對炮兵和步兵,騎兵也很難突破這些鐵絲網。
塹壕和鐵絲網比棱堡好弄多了,工業化製造鐵絲成本也很低,而且可以根據前線局勢隨時修改防線。
李成梁也想要學東南使用鐵絲網和塹壕防禦,可他的工匠告訴他,明廷這邊根本沒辦法低成本的製造這麼多的鐵絲,如果手工打造,那成本高的嚇人。
李成梁只能打消使用鐵絲網的心思,乖乖的使用棱堡防禦。
除了棱堡之外,火炮也是一個很大的成本。
炮彈和火藥的成本不說,另外一種成本來自於東南火炮對明廷士兵的心理壓制。
移動部署的炮兵可以隨時開炮,明廷新軍這邊的士兵心理壓力極大,要小心從各種方向而來的炮彈。
而東南那邊早就已經掌握了明廷防禦工事的詳細地圖,對於每一門炮的位置都已經了解了。
但是明廷這邊卻因為火炮技術的落後,只能在棱堡上安裝固定的大炮,沒辦法和東南那樣使用移動的火炮。
明廷的火炮可以調整的角度很小,對面的東南士兵只要在火炮攻擊範圍內做好工事,就不用擔心其他方向來的炮彈了。
光是這一點,就讓東南前線陣地的壓力小了很多。
同樣是一輪炮轟,明廷這邊要龜縮在棱堡和塹壕里,小心的躲避可能從各個方向來的炮彈,還需要不斷的維修被東南火炮摧毀的工事。
而東南這一邊,只需要定期加固明廷炮火範圍內的工事就行了,後方防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