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恭有些詫異,自己剛剛完成了入蜀作戰的戰果匯報工作,陸軍部的官員就著急上門,難道是有什麼重要的軍事命令?
上一次高務觀在自家府邸參加兒子的滿月宴,也是這麼被陸軍部的官員匆忙召走的。筆硯閣 www.biyange.net
連忙將陸軍部的官員請進來,對方拿出了陸軍部的軍令。
「第三旅作戰參謀李言恭,接到命令開始立刻隨同第六旅定安團開拔,前往徐州。」
李言恭一愣,很快就明白了是徐州前線要開打了!
第六旅是戚繼光訓練的旅團,是這一次平定安南作戰的主力。
其中定安團是第六旅的精銳團,原本是第六旅第二團,是一個炮兵團。
因為在安南作戰勇猛,並且第一個攻入升龍府,被賜予了定安團的稱號。
比如李言恭所在的第三旅獨立團,也就是熊況所帶領的團,也被賜予了「驍騎團」的稱號,來表彰他們作戰勇猛,並且賜予了專門的團旗。
第六旅在結束了安南作戰後,其中兩個團返回了南京輪休,戚繼光和另外兩個團則在安南維持治安,前段日子陸軍部發布調令,將第六旅調入雲貴。
現在讓李言恭隨同第六旅定安團北上徐州,那肯定是徐州要打仗了。
在私下裡,李言恭和其他軍官也預測,如今明廷內部局勢混亂,大都督肯定要對明廷動兵了。
可沒想到速度竟然這麼快!
軍令如山,接到了軍令之後,李言恭立刻和父母辭別,又抱了抱兒子,立刻前往南京城外的軍營報到。
等到了軍營,李言恭這才明白為什麼陸軍部的軍令這麼急。
因為本來第六旅的軍隊是返回南京輪休的,而戚繼光已經帶著其他部隊返回廣西,準備進軍雲南的事務。
所以第六旅在南京的兩個團,極度的缺乏軍官,整個定安團的團部軍官都完全湊不齊。
於是李言恭這一批第三旅返回南京述職的軍官,就被陸軍部的大聰明們想到,既然第三旅有軍官,第六旅有兵,乾脆就湊在一起好了!
李言恭這個第三旅的作戰參謀,竟然就這樣成了第六旅定安團的炮兵營長。
麻了,李言恭真的麻了。
他這樣一個作戰參謀,怎麼就成了炮兵團長了呢?
李言恭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走馬上任。
如果是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這樣的離譜操作都會導致軍隊戰鬥力急劇下降。
但是大都督蘇澤建立的現代軍事體制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東南在軍隊建設上,非常講究制度化和自上而下。
所謂制度化,就是訓練的規程制度化,軍隊內部的命令通訊傳達制度化,軍隊指揮作戰也制度化。
東南的每一支軍隊,經過的訓練都是一致的,所以任何一個軍官,都可以迅速上手。
而整個軍隊又是通過各種軍令和條例建立起來的,只要軍官帶頭遵守條令,使用軍令在管理部隊,大部分時候都能勝任正常的防務。
當然這也只是確保下限罷了。
讓陌生的指揮官去指揮陌生的軍隊,雙方的能力都會大打折扣,所以李言恭扎進軍營之後,就開始做基層的工作,熟悉下屬軍官的風格,和營里的士兵談心,儘快掌控這個軍隊。
不愧是戚繼光帶出來的軍隊。
定安團炮兵營的軍紀非常好,而且基層軍官的素質也很高,一線炮兵更是都能寫會算,這樣的軍隊在整個東南都算得上是精銳了。
定安團炮兵營用的是六磅的山地炮,這是一種比較方便攜帶的火炮。
不過方便攜帶,這是相對於城防炮那種大傢伙,就這樣的一門六磅火炮,也需要兩個士兵才能搬動。
第六旅長期都在廣西和安南的山地作戰,士兵主要都是南方人,有一部分還是戚繼光募集的廣西瑤兵。
不過在軍隊這個大家庭中,民族的印記被很快的洗去,而要成為一名炮兵要通過識字和算學的考試,又一起在戰場上征戰過,早就已經完全融入了軍隊。
炮兵在軍隊中的位置,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
在東南剛開始使用火器的時候,炮兵和炸藥作為攻城的利器,一直受到重視,那時候只要炮兵一響,那還在使用刀槍劍戟的明軍就會望風而降,甚至都沒有多少火槍步兵出手的機會。
在蘇澤奠定基業的時期,打仗就是拉著炮兵轟炸,然後火槍兵開始衝鋒,然後就是明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