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眉頭微皺,「皇上,這樣下去恐怕要出事,百姓遷徙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真逼急了他們」
「今日朕退一步,他日就要退十步、百步。」朱棣打斷李青,「只要朕在位一天,就絕不會讓他們鬧騰起來。」
李青默然,朱棣說得不無道理,但連續的高壓逼迫下,換來的必然是激烈反抗。
屆時,反噬之猛烈,怕是難以抵擋。
現在朱棣還活著,他們忍耐不住了,要是死了呢?
江南士大夫對朱棣的痛恨,可比對朱元璋多多了,雙方儼然到了撕破臉皮的地步。
從建織造局、到下西洋、再到遷都;還有田畝清丈、攤丁入畝,以及南民北遷的國策施行,國家、百姓獲益甚大。
但國家和平頭百姓得益了,士紳的利益卻是嚴重縮水。
——世家大族已經忍耐到了極限!
李青想勸朱棣稍微溫和點兒,卻又不知從何勸起。
現在雙方好似拔河比賽,誰先妥協必定輸的一塌糊塗,既是比賽,定有輸贏,一直死命堅持下去的後果,只會是『繩子』斷裂,兩敗俱傷。
「皇上,不若讓民間也自由通商?」李青試探道。
「胡扯!」朱棣斷然搖頭,「你信不信,一旦開放海禁,江南富紳必定大舉改稻為桑,屆時,糧食必然大幅度縮水,流民遍野。」
「那個…我說兩句。」朱瞻基開口。
兩人轉頭,看向他。
朱瞻基清了清嗓子,訕訕道:「我認為啊,堵不如疏,與其一味的禁海,不若直接開放海禁,這一來,富紳是賺了錢,但百姓也能從中落得好處;
如絲綢、瓷器、香料、家具都需要工人,不管種桑還是種稻,富紳自己是不種地的,都是由佃戶、長工來種,
即便改成了種桑,百姓一樣有活計,不至於丟了生計。」
「哈哈說的好,以後不要再說了。」朱棣一臉嘲諷,「我問你,糧食怎麼解決?真以為南民北遷這點兒人,就能改變大明格局啦?
蘇湖熟,天下足!
江南天下糧倉的地位,又豈是輕易被撼動的?」
「可以的。」小胖吭哧吭哧地走來,身後跟著四個小黃門,抬著兩口大箱子。
朱棣視線轉移,看向好大兒,陰陽怪氣道:
「哦?是嗎?」
小胖硬著頭皮點頭,小黃門放下存放奏疏的箱子,麻溜兒地退了出去。
「說說看!」
朱棣斜倚在椅上,饒有興趣地盯著好大兒。
小胖知道老爹的尿性,別看老子一臉和氣,但自己只要有一句話說不好,馬上就是狂風驟雨。
「父皇,永樂豆種植大獲成功,一季畝產高達五百斤。」小胖沒有廢話,直接拿事實說事兒,「永樂米畝產也不比小麥少,山河數省小麥收穫後,可以摒棄大豆,改種永樂米,糧食產量大大增加,再加上遼東開發」
小胖算了算,認真道:「只要南民北遷國策持續進行,大力開墾荒地,最遲五年,大明糧倉的重心,便會轉移到北方。」
「五年,五年」朱棣臉上露出一抹苦澀,他還撐得到五年嗎?
這次親征,他愈發感到力有不逮,甚至連騎馬都有心無力,怕是看不到那天了。
「說的好啊!」朱棣唏噓。
朱瞻基還道是爺爺發火的前兆,連忙扭頭看向老爹:「以後不要再說了。」
小胖:?
李青:??
朱棣:???
大殿靜了片刻,朱棣、小胖異口同聲:「滾出去!」
「好嘞好嘞。」朱瞻基麻溜兒滴滾了。
朱棣放下二郎腿,身子前傾,表情認真起來,「即便真如你所言,五年後可以實現糧倉轉移,可眼下怎麼辦?
朕並非一定要大開殺戒,但若不殺,富紳勢必變本加厲,有恃無恐。」
「可若大開殺戒,南民北遷定會受阻,甚至擱置。」小胖持不同意見。
朱棣冷哼,「不開殺戒,南民北遷一樣會受阻,且不殺後果更嚴重,政治上的事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