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觀後面有十幾畝地,吸收了流民之後,又開出了幾十畝。一筆閣 www.yibige.cc
這些地名義上是屬於道觀的。
按照宋朝的律法,道觀,寺廟的田地是不用交稅的,產多少糧食,都能自己留著。
這些流民有葉霄管飯,住的也是用磚窯那邊的磚蓋出來的磚瓦房。
葉霄還會根據他們每個月幹活的多少,發一種叫獎金的東西。
獎金少的幾文錢,多的,則有整整一兩!
那一兩獎金,是一個隔壁縣逃來的流民得的。
那個流民一個月開出三畝荒地,種地也是一把好說,葉霄專門讓他給其餘流民講怎麼把地種好。
對於這種勤快又乾的好的流民,葉霄是不吝嗇的。
一兩銀子對葉霄來說不算多,可對於那些流民來說,可是一大筆錢,不光能豎立典範作用,鼓舞所有人幹活的積極性,還能讓更多人看到跟他幹的好處,願意來他這裡幹活。
甚至陽穀縣一些農民,自己的地不種,都跑來葉霄這裡種地。
現在賦稅越來越嚴重了,種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搞不好連餬口的糧食都剩不下。
來老君觀種地,不說別的,管飯,而且還是一天三頓飯!
幹得好有獎金,收成的時候還能分一成糧食,這樣的好事,天下哪裡找去?
葉霄自己還是有些愧疚的。
前世他最恨那些剝削他的資本家,可這一世,他成了自己最恨的人。
管飯,獎金,收成時的一成糧食,相比於葉霄獲得的糧食,不算什麼。
只不過,相比於那些地主家的佃戶,葉霄這邊給出的待遇,高出了不知道多少倍。
不是葉霄給的多,實在是那些地主剝削的太狠了。
葉霄也知道,待遇不能再提高了。
他現在開出的條件,就已經讓不少流民感恩戴德,要是再提高,那就要恩重如仇了。
葉霄搞出的磚窯,裡面幹活的有二十幾人。
這些磚一部分用來給流民蓋房,一部分賣給了陽穀縣和周邊縣城的人。
葉霄這座磚窯,結合後世燒磚的工藝進行了改良,不光產量提升不少,磚的質量也相當不錯。
燒磚的人,葉霄每個月開三百文。
三百文的工錢不算高,陽穀縣招一個壯勞力做工,一個月差不多也是三四百文的價格。
不過葉霄管吃管住,這三百文是都能攢下的,條件比陽穀縣大部分用工的地方都好。
別說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民了,就連陽穀縣裡,都有不少人家想把自家的半大小子送去燒磚。
能賺一筆錢不說,少一張嘴,家裡也少一份挑費。
磚窯和種地這兩塊,目前是只見進的錢,不見出的錢。
地里的糧食還沒到收成的時候,磚窯的磚能賣一批沒錯,可大部分要用來給流民蓋房子,一來一回,葉霄還要往裡面墊錢。
木匠作坊和鐵匠鋪,葉霄已經能看到回頭錢了。
這兩家鋪子葉霄開的早。
當時招攬陽穀縣本地的木匠和鐵匠,因為缺人手,一直做不起來。
後來流民越來越多,從中又招攬了幾個,才把架子撐起來。
現在兩家鋪子各有幾位手藝嫻熟的工匠和十幾個學徒。
木匠鋪子那邊有葉霄給出的精巧設計圖,那些結合了未來工藝和設計的家具不光在陽穀縣,整個京東西路都小有名氣。
而鐵匠鋪,在摸索出了一座土高爐後,煉鐵的效率大幅提升,打出的鐵器質量又好,價格又不貴。
這兩家鋪子的收益相當不錯,賺的錢不光填上了磚窯和那些種地流民的窟窿,還富裕不少。
葉霄翻著手中的賬本,露出笑意。
隨著他精神力的上漲,過去的記憶越來越清晰,以前看過的東西,哪怕那些被完全遺忘的,都能回想起來,好像放錄像一樣。
以前玩手機時無意間刷到的東西,現在都成了重要的信息。
不管是木匠作坊的設計圖,還是鐵匠鋪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