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衛星

    人類自從擁有了向地球軌道發射物體的能力以後,已經累計發射了過萬顆人造衛星了。愛字閣 www.aizige.com

    沒錯,地球的軌道上已經非常非常「擁擠」了,但是這種「擁擠」跟首都三環路上的「擁擠」還是有區別的,如果你能站在某顆衛星上,那麼在你周圍目光所及的範圍里是不會看到任何人造物體的,但對於人造衛星來說,已經很「擁擠」了。

    其中大量的衛星如今已經是廢棄狀態了,有一些國家發射的衛星或者本來就是廢品(其中以印度為主)。

    印度曾一舉發射104顆衛星成功上天而創下了世界紀錄,然而這其實並不是多麼強大的技術,即便衛星數量達到了104顆,但它們大都在一個軌道上,總共的有效載荷重量也就在15噸。

    雖然創造了世界單次衛星發射數量紀錄,但這些衛星的入軌並沒有什麼難度,一發火箭上去足以。

    印度目前最先進的火箭(lv)的極限近地軌道載荷35噸左右,低於長征四號(4噸左右),和長征三號比(不同型號611噸)差一大截,跟長征二號(9噸)和七號(14噸)更是沒法比,跟長征五號(25噸)比那就是開玩笑了。

    印度火箭起名比較有意思,除了lv還有gslv(地球靜止軌道發射火箭),但後者目前也就在努力追趕長征三號的水平。

    lv成功率還挺高,超過90,算作一個不錯的火箭;但gslv成功率是5射3敗,不及格。

    lv發射的104顆衛星的軌道並不複雜火箭水平也一般,對於這100多個載荷,最有吸引力的就是價格的低廉,而對於這枚火箭,只是把它們送到某個預定的軌道撒出去而已,跟那種設計好的每個衛星分別送入不同軌道是完全不同的。

    這104顆衛星實際上大多都是太空垃圾,幾乎可以說是一點作用也沒有。

    真正衛星入軌技術複雜很多,華國美國歐盟俄國新國掌握的一箭兩星一箭三星技術要比這顆火箭發射104顆衛星入軌要複雜很多。


    其實印度這次進行的航天發射最主要是為了完成印度新一代對地觀測衛星cartosat2d的發射任務,它的重量只有700多千克,因此火箭有空間給其他眾多沒錢獨立發射的衛星搭個車。

    這顆對地觀測衛星cartosat2d是印度在計劃的6顆太陽同步軌道對地觀測衛星編隊中第5顆了,可以實現06米的對地解析度。

    雖然印度這個對地觀測項目比起華國高分系列要差一些,但真心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

    目前在全球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印度擁有區域導航系統,僅次於美華俄歐)全星座對地觀測衛星系統各類軌道發射火箭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可沒幾個。

    排除美國華國俄國歐盟之後,也就是新國和東瀛了(這兩國沒有獨立的導航系統),後面能跟上的只有印度了,在某個方面,印度也能爭一下全球前五的座次。

    當然印度航天發展的這麼快,也和國際形勢有關係,自從前幾年美國在沃爾夫法案全面禁止了華國俄國陳國這三國的商業火箭發射的國際合作(任何有美國零件的衛星都不得由這三國發射,但當時幾乎所有的衛星都有來自美國的零件),華俄陳三國在世界航天發射市場的市場份額瞬間被擠干。

    這才有了印度火箭這類完全不入流的火箭入場分食的機會,但更是讓美國的spacex後發制人的獵鷹火箭幾乎壟斷了主流發射市場。

    不過這個法案實際上也是給了幾個國家一個警醒,為了本國企業的市場,美國可以出台這種禁令,若是真的到了針鋒相對的時期,美國像冷戰時期一樣,組成一個商業聯盟,然後禁止一些高新科技的出口也是很可能的事。

    這不是新世紀以來的第一次了,上一次美國出手,直接讓華國幾個發展的不錯的手機企業差點全部破產,也是從那時候開始,華國開始有意的扶持本國的高新技術企業作為替代。

    星空崛起的時候,也是趕上了好時候,國內以及上合組織成員國的扶持,發展的順風順水,幾乎是沒有企業得到比星空更好的待遇了。

    哪怕美國擁有同樣技術能力的企業,也不會得到這樣的扶持。

    所以,星空也很知趣的扶持國內的企業形成圍繞星空的產業鏈,最起



  
弓誠推薦:  
隨機推薦:  重生都市仙帝  醉仙葫  女總裁的上門女婿  都市最強武帝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我在江湖做女俠"
360搜"我在江湖做女俠"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