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曄目光糾結的看著龍台下群情激奮的一群三朝元老,不知道該不該喝止他們一下。
整日裡滿口仁義道德,讓朕勤政愛民,廣施仁政的是你們這些老東西,如今站在龍台下吆五喝六,聲張要動刀動槍的又是你們這些老東西。
什麼意思嘛?
整天用禮儀來約束朕的行動,你們背道而馳舞刀弄槍。
什麼東西。
對於安狗兒在西洋之上大動屠刀的事情,李曄本來就沒有放在心上。
畢竟本土內患未清,他哪有心思像他的爺爺李政,父皇李白羽一樣展望西洋諸國呢。
只是架不住一幫子大臣整天跟一窩馬蜂似得在耳邊嗡嗡叫,讓自己來決定此事。
然而李政當年下西洋具體決策的內容,別說他這位倉促繼位的新君了。
就算是李白羽這位當了幾十年太子的父皇都不太清楚。
下西洋具體想要圖謀什麼,放眼天下也只有已經大行的李政跟下西洋的始作俑者柳明志一清二楚。
想通了這些的李曄只好借著姑父此次回京的機會,把這個難題拋給了柳明志解決。
柳大少的方才已經很明確了,不通教化,不服王化的蠻夷小國,屠了天誅了也就天誅了。
誰讓他們目中無人,膽敢對大龍天朝巡視西洋的寶船船隊對手的。
竟然致仕三百多兒郎葬身與汪洋大海,簡直就是罪無可恕。
李曄看了一眼眼神狂熱著退回原位的那些三朝元老,輕輕地瞥了一眼兵部尚書宋煜的位置。
他想,姑父方才的態度宋愛卿應該明白怎麼回復海寧候安江河在西洋上的下一步行動了。
「諸位愛卿,還有別的事情要奏嗎?」
「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准!」
「回稟陛下,新一批糧草昨日已經北上,以防萬一,請陛下即刻著旨戶部,再徵集一批糧草預備,以防糧草出了差池,從而導致北伐大業再次夭折。」
「准奏。
姜愛卿,此事交由你們戶部全權處置。」
「老臣領旨。」
「如果沒有別的事,今日朝會便告終了,列為臣公散朝之後,一定不要懈怠,全力以赴為北伐大業時刻準備。
朕不希望看到任何的差錯,令北伐大業再次失敗告終。
若是有人玩忽職守,貽誤戰機,依律處置,嚴懲不貸。」
「臣等遵旨,萬歲萬萬歲。」
小德子清了清嗓子,將手裡的拂塵輕輕一揚。
「退朝。」
「恭送陛下,萬歲萬萬歲。」
李曄掃視了一下殿中躬身行禮的百官,心滿意足的點點頭,不著痕跡的將桌案上的四枚印璽納入龍袍的袖口之中,臉上帶著欣慰的笑意朝著殿後走去。
困擾了自己數月的麻煩總算是解決了。
柳明志感應到李曄的腳步消失以後,直接直起身子,輕輕搖動著摺扇,沒有跟任何人打招呼徑直朝著殿外趕去。
取下解兵架上的天劍重新佩戴好,柳明志有意無意的將腳步的放慢了下來。
他知道待會一定會有人喊住自己的。
畢竟自己主動交出輔政大臣印璽的行徑觸碰了太多人的利益了,也讓之前那些曾經依附自己的官員感到了心慌。
果然不出柳明志所料。
下了殿外階梯走了約莫四五十步左右。
兵部尚書宋煜,戶部尚書姜遠明,鴻臚寺卿王賀正不約而同的圍在了柳大少的身邊。
「王爺,借一步說話。」
柳明志輕笑著點點頭,稍微轉換了一些方向,遠離了那些一出勤政殿就不停的偷偷盯著的自己的官員。
「王爺,糊塗啊,你怎麼能交出輔政大臣的印璽呢?
你忠心我們可以理解,可是你這直接交出了輔政大臣的印璽就意味著你以後與朝堂之上的瓜葛越來越少。
終有一日,朝中的一些同僚便會逐漸的疏遠與你,你就真的成了沒有任何盟友的封地藩王了!
說句不好聽的,
第六百七十七章落子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