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將近,白天還殘留著夏天的氣息,到了傍晚已經掛起一陣陣的涼風。
被風捲起的樹葉晃悠悠地落在楊風的頭頂上,他卻毫無察覺,注意力全在華小茜給他的幾頁信紙上。
擔心幾頁信被風吹走,楊風把信封壓在自己的大腿下後,兩隻手拿著信仔細的看起來。
信:
親愛的小風,謝謝你能喜歡我。
能被自己可愛的弟弟喜歡,說明我作為姐姐很成功。
乾爸說讓你做一個結果已知的人,其實就是不想你談戀愛而已。
這一點我和乾爸觀點一樣,世界比我們想像的要精彩,你知道姐姐的爸爸在姐姐的讀初中和高中時候,經常帶姐姐一起去陪他談生意是為什麼嗎?
一開始我也不明白,以為他只是想讓我學著他那一套,以後好接下他的擔子。
後來我發現,那可能只是他一部分想法,在他身邊的日子裡,我認識了很多不同的人,也逛了很多地方,知道了很多事情。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地方有落後或先進,人有好也有壞,看似成長經歷都不一樣,實際卻有共同點。
這個共同點,要說起來,就要提到你前面寫的人生三個階段。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是人生的第一個階段,那是我們從懵懂無知開始,認識世界的過程,因為那時我們還是一張白紙,所以看到山首先認識它是山,看到水要明白它怎麼樣才叫做水。
一旦這個認知被確定下來,我們基本的世界觀就已經形成了。
但並非所有地方山就是山,所有地方的水就是水,說起來可能有點難以理解,我打個比方,比如乾爸喜歡吃干點飯,所以乾媽每次做飯電飯煲都會設置模式做的飯都會有嚼勁一點,如果那一天你到其他地方吃到很軟的飯,那裡的人認為這就是飯,而你可能懷疑,那明明就是水放少了的粥。
不知道這樣的比喻你現在這個年紀懂了沒有,大概道理就是這樣。
人的天生就一種思維惰性,一旦長時間接觸一成不變的東西,就會養成習慣和慣性思維,如果你不出去走走,很多觀念就算你感覺不對,但身邊人也會告訴你這是對的。
當然學校里教你們的知識,一般是經過研究過的,為了方便我們學習,不會輕易的改動,和我上面說的原因不一樣,不過結果差不多。
等我們從學校畢業了,進入新的環境,你就會發現很多事情和我們所知道的不一樣。
這時候差不多就進入了第二階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姐姐的爸爸剛帶姐姐出去的那一年,姐姐就經常跳出自己主觀角度,在思考,是不是自己在學校學的東西理解得不夠透徹,或者不夠深入。
如果是,姐姐會嘗試去換個角度去理解,或者找姐姐的爸爸請教,這結果算是好的。
但有時候會遇上根本理解不了的東西,那些東西涉及的原因很多,比如我們在思政課上學到落後的思想,人性的劣根,無法平衡的個人私慾,以及不夠完善的體制。
遇到這些的時候,姐姐就經常問姐姐的爸爸,為什麼不去改變它們,明明學校教導的知識那麼理想完美,怎麼就不跟著那樣做。
如果你有一樣的想法,之後認真地去上馬哲課吧,從裡面或者老師的口中你會找到一部分答案。
兜兜轉轉幾年過去了,姐姐也漸漸發現了,我們眼中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其實不過依舊是自己的局限。
姐姐馬上就要上大學了,回首跟在姐姐爸爸身邊的日子,恍然發現,山是山,水是水。
這就是姐姐開始說的他們的共同點,他們都在改變自身去適應。
不過有非常重要一點,你要記住,重點在於改變自身,而非去適應。
就如之後所說的,光人在成長,環境也在變遷,僅僅是適應,我們終將會隨環境的變遷,再次陷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處境。
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在適應中,把自己變得更好,達到追求自己希望的生活。
乾爸不讓你去戀愛,應該也是希望你先把自己變好,不要迎合他人,不被環境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