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仁明的酒量其實根本無法和這些經常喝自家釀造的米酒的青壯年相比較,他們都經常喝這種酒,喝多了自然就酒量高了,朱仁明應酬的話,也不會像是他們一樣,死命地灌。
不過朱仁明雖然自身的酒量不行,卻是有作弊器存在的,體內的力量可以把酒精蒸騰走了,使得自己不至於酒精中毒,古代的一些真正的練家子出身的人也可以用這種辦法,可是都是絕世高人,到底存不存在,都還說不清楚,而朱仁明卻可以真正做到了,這才是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朱仁明在這裡酒戰群豪,結交了不少的酒肉朋友,讓朱仁明在馮曉琴的老家有了些名氣,他們算是真正服朱仁明了,沒有再過多為難朱仁明,因為在他們看來,朱仁明是真正的男人,無所畏懼,在他們的傳統中能喝酒的男人都是值得敬佩的。
次日,朱仁明還要和馮曉琴到處轉一轉,沒有產生宿醉的感覺,他們來到了縣城附近的旅遊景點,這是當地的一座寺廟。
跨過寺廟門院,紅漆金瓦,上書三個大字「福祿寺」,據說當地開發商在新建附近的侗鄉鳥巢之時,福祿寺是在其挖掘機範圍之內,原地計劃是連福祿寺所在的丘陵一起推平。
也不知道寺院的主持怎麼跟某個大領導扯上關係了,一通電話打了過去,解決了福祿寺湮滅在歷史長河中的悲劇。不得不說人際關係上,似脫離凡塵的佛寺,往往在上層社會根系發達,信徒眾多,成了堅挺地「釘子戶」!
一邊山脈為福祿寺,一半為侗鄉鳥巢飯店,相得益彰?按照傳統的風水學問,臨近寺廟的店面,生意不會火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爬上寺院林蔭小道,周圍種滿了棉花,9月初已到了開花之期,白茫茫一片的棉花絨,讓人感到了一陣溫暖。
在大城市某些花店老闆為了吸引眼球,把廉價的棉花,居然炒到了每朵20多元,甚至更高!寓意送溫暖。
欺負城裡人沒見過棉花?覺得稀罕,老一輩不由得感嘆,一束棉花抵得上一床十多斤的上好棉被了。
你還別說,真有人買,人數還不少呢!送玫瑰、百合、月季的人多了去,棉花呢?送出去倍有面子,哥送溫暖!
想出這個點子的人,真是天才,不過他可能不會知道,某天相關部門會找你去喝杯棉花泡的茶,價值五千一杯。
種植這些棉花的不是其他人,正是寺院裡居住的僧侶,簡樸的她們會用這些棉絨製作成僧袍。為什麼是「她們」?福祿寺是一座尼姑庵,只收女弟子,據說由寺院住持開光過的法器價值以萬元起價。
針杉、松林、白楊,兩排都種植了各類的樹木,一路上信男善女們紛紛祭拜,首先是土地神,買了一些香燭,朱仁明入鄉隨俗,輪番跪拜。
與一般的漢人居多的寺廟不同,這裡佛像相對兇惡一些,可能是鎮邪驅魔類的更受歡迎吧。比如四大天王、八部天龍等等不一而足。
來到主殿跪拜,朱仁明瞧見一老尼姑與小尼姑打坐念經,口念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
聞聽此咒的信徒皆心境開闊,洗滌了塵世的污穢,朱仁明與馮曉琴跪倒在蒲團之上,上方乃如來金身,寶相莊嚴,俯瞰凡人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雖然朱仁明接受了這麼多年的科學世界觀,卻依然堅信著「信則有,不信則無」的話語,憑著一顆虔誠的心,寄託著對於家人的關懷,心安即可。
不是等你真的有求之時,才來祭拜,那時候有什麼用?朱仁明認為,祭祀祖先、跪拜佛像、道像,主要是自省、總結,在這種環境下,反思己過,理清這段時間有何過錯,功績,接下來有過則改,無錯嘉勉。
並不期望與求財、求姻緣之類的,世界上這麼多人,諸天神佛能忙得過來?換位思考下,即使存在神靈,也能理解為什麼時靈時不靈了。
這不是宣揚迷信,而是自我梳理,如同儒家說得「每日三省吾身」。
小尼姑很稚嫩,大約十六歲左右,屬於帶髮修行,一身素袍,清新恬靜,對於陌生的人抱著極大的興趣,口中雖還念著「大悲咒」眼珠子卻盯著朱仁明、馮曉琴兩人,甚為俏皮。
老尼姑敲著木魚,發出韻律感十足的擊打鼓點,突然停止了早課,說道:
第四百三十八章 打斷靜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