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趙周不明白劉據和衛伉剛才說的這些道理麼?
他明白,他比任何人的明白!
儒生所倡多為仁義禮樂,多數缺少處理錢糧兵刑、考課銓選等現實政務的能力,不達事宜,不明縣官事。
你跟他講國庫內帑空虛,他跟你辯仁義禮樂,建議你餓一餓。
你跟他講軍隊兵馬不足,他跟你辯仁義禮樂,建議你歇一歇。
你跟他講民間違法亂紀,他跟你辯仁義禮樂,建議伱廢法令。
你跟他講匈奴屢次進犯,他還跟你辯仁義禮樂,建議你捏著鼻子送禮和親
這種事在漠北之戰之前就有一個鮮明的例子,此人名為狄山,儒學博士,海內大儒。
那時匈奴屢犯漢邊,狄山力主和親,在朝堂上將時任御史大夫的張湯都辯的面紅耳赤,只能大罵迂腐。
劉徹便問他是否能夠管理一郡,讓匈奴不敢進犯,狄山答曰不能。
劉徹又問一縣可否,狄山亦答不能。
劉徹再問一鄣可否,狄山曰能。
於是劉徹就把狄山送去了邊塞駐守一鄣,一個月後,他就被來犯的匈奴人砍了腦袋
但同時,趙周同時也明白劉據和衛伉沒有說出來的道理。
難道劉徹會不知道如今天下已經盡傳「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的說法麼,自是知道的,可他為何放任不管?
那是因為劉徹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政治需求。
亂世需用重典。
劉徹如今重用酷吏、行嚴苛之事也是一樣的道理,他既然要在民間推行儒學,教化百姓,使天下有道有序,那麼如果僅僅只是「抑黜百家」,便一定會有人鑽空子,便會有人阻礙儒學推行,尤其是推行之初。
每一項看似不合理的國策,背後都一定有合理的邏輯和一群離譜的人。
因此他才對那些儒生的曲解視而不見,只因這樣可以令那些儒生更加賣力的助他推行國策,助他教化百姓,實現天下又道有序的目的,穩固國祚。
在趙周看來。
劉據和衛伉根本就不知道這個道理,兩人只是頭腦簡單,熱血上頭罷了,萬不可取!
尤其是劉徹的選才用人之道。
你可以心裡明白,但絕不能說出來,更不能公之於眾,否則這就是在壞劉徹的大計,在觸劉徹的逆鱗,絕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想著這些,趙周越發堅定了要趕緊打斷趙過雙腿的想法。
「殿下,下官忽然想起尚有要事在身,不可耽擱,就先行告退了。」
心知如果還說要回去打斷趙過雙腿肯定是走不了,趙周只得又換了一種說法向劉據請辭。
「趙丞相不會還是要回去打斷趙過的腿吧?」
劉據自然不會那麼容易上當,虛目審視趙周。
卻聽衛伉又在一旁嘿嘿笑道:
「殿下,此事大可放心,趙過如今根本不在家中,趙丞相一時半刻應該也找不到,只要趙丞相前腳出門,我就帶殿下去尋趙過,一定是我們先到一步。」
「你?你?你?」
聽到這話,趙周整個人都麻嗖嗖的,你了半天也說不出一句話來。
衛青怎麼就生了這麼個逆子,以前他還只道衛伉就是個貪圖享受、貪生怕死的不肖子,因此為了不去邊關歷練抗旨不尊。
現在看來,他還是嚴重低估了衛伉。
這個逆子不僅是廢。
還壞!
還奸!
還賊!
相比而言,他家的趙過簡直就是個天使。
「是這樣麼?那我就放心了。」
劉據聞言則與衛伉相視一笑,而後果斷從趙周面前讓開,還有禮有節的做了個請的手勢,
「既是如此,我怎敢妨礙趙丞相的要事,趙丞相請吧。」
「下官」
趙周頓時更麻。
差點忘了,這還有個更誇張的逆子!
這個逆子更是在朝堂上都敢對天子出言不遜,屢屢站出來唱反調,氣的天子都屢次罷朝早退,簡直逆天!
第二百一十三章 超強的偵察和反偵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