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誕生之初,其實是沒有任何規律可言的。
隨著逐漸成形,各種形成之初的規律也就隨之形成了。
這其中包括萬物成型的規律,以及各種天體之間的運轉。
逐漸逐漸的,就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星際。
星際之下接著又形成了星域,星域之下形成星河、星系。
而星系就是以宇宙範圍內最小的單位,在這個最小單位之下,就是數以萬億級別的星球了。
至於恆星,恆星之下的行星,行星之下的衛星,這都是屬於小的不能再小的單位了。
而最適合生物形成的,也就只有因為萬有引力被恆星固定在一個軌道上運轉的行星了。
就此,宇宙的最小單位星系成型,整個宇宙由小到大的運行也就形成了。
這樣的規律,自大爆炸產生之後,一直如此,從未改變過。
而生物的誕生,某中程度上可以說是子宇宙誕生之初就必然回出現的一種結果。
事物不可能平白出現,也不可能平白消亡。
所有事物產生,都有其一頂多規律蘊含在其中,生物也一樣。
自從第一個具有自主意識,而不是光以規律成型的事物誕生以來,就註定了生物的產生和意識到了形成就有了參照依據。
生命是孤膽的,自從誕生以來,就很難找到一個參照物。
這個時候,意識形成了。
有了意識,也就有了想像力。
有了想像里,某種程度上來說,就代替了這種孤獨感,讓生物不再寂寞。
當然人不可能一直只靠想像力活著,他需要有個伴。
於是,藉助想像力和強大的意識,這位宇宙誕生之初就產生了的意識個體有了一名同伴。
按理來說,接下來漫長的宇宙歲月之中,他應該憑藉自己的強大意識和想像力「製造」更多的同伴出來才是。
可不知道為什麼,他忽然不想這麼幹了。
而選擇了將自身的強大意識分散成無數塊,並將這些意識碎片散播到整個宇宙之中。
這些被分散了的意識碎片,飄啊飄,最終飄到了幾乎所有行星之上。
因為那位認為,行星相對固定,比較便於進行觀察。
是的,這位存在的目的,就是想要看看自己分散出去的意識最終會形成怎樣的一種存在。
而這,也是生命誕生的初始。
或許這位真正的造物主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他將自身意識分散出去的過程鍾,經歷了無數的歲月,度過了無數的宇宙時空,在這個過程之中,這些意識碎片最終成為了具有獨立思維,在潛移默化之間,具備了生物最初誕生的前提條件。
當然,只有意識是不夠的,如果無法找到載體,就像當初造物主按照自己的模樣加上搶答的想像力最終誕生的那名同伴一樣。
可這些只是意識,也只有意識才能跨越無數的宇宙時空,最終降落到數以萬億計的行星之上。
他們帶著造物主強烈的意志,試圖要找出最適合誕生,以及進化的方式。
而要想廣撒網,開枝散葉,最明智的選擇無疑是找出宇宙之中分布最廣,也是最多的元素來作為搭建載體的基本元素。
他們很快就找到了一種最適合的基本元素——碳。
無論是爆炸還是燃燒,都會產生碳這種最基礎的元素。
而以碳作為搭建意識載體的嘴基本元素,無疑是最正確也是成功幾率最大的選擇。
他們成功了。
於是以碳元素作為載體誕生的生物,在後世的宇宙之中,有了一個全新的專有名詞——碳基生物。
而除了碳基生物以外,同樣還有以其他基本元素作為基本粒子載體的生物。
比如,矽基生物。
而從造物主的分散意識最終找到了合適的載體,形成了生物本初之後。
整個宇宙誕生大框架也就此穩定了下來。
那個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就已經出現的巨大個體意識,自從成功分裂孕育出生命之後,
秩序破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