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之下,長安城外。
西域聯軍被擊退之後,原本的營寨為曹魏軍團所占據。再由於西域聯軍大多都有著遊牧部族的習性,於愴惶敗退之時在營寨中留下了大量來不及帶走的牛羊,所以這一仗曹丕方面也算是斬獲頗豐。而此時此刻,曹丕就已下令將繳獲的牛羊分賞將士,全軍上下也正在犒軍歡慶。
只是相比起將士們的歡鬧喧囂,曹丕本人卻很有那麼些的鬱悶。也不為別的,他有派人在長安城緊盯著趙雨,準備到差不多的時候就來個……嗯,談不上是卸磨殺驢,畢竟曹丕也不想去招惹陸仁,但不管怎麼說,有些便宜曹丕還是想討一些的。可是當曹丕從潼關出兵抵達長安的時候,趙雨硬生生的就這麼消失了,這不由得讓曹丕大為光火。
當然了,曹丕明白什麼叫大局為重、戰機不可錯失,所以當時就把那些亂七八定則的心思給先放到了一邊,專心的去打好眼前的決戰。可是到決戰打完了、仗也打贏了,為大事而擔憂的心被放了下來,那些邊邊角角的心思卻又重新冒了出來。
曹丕很早的時候對趙雨就頗有心思。時隔多年,這點心思也仍然留存在心中。不過曹丕對趙雨的那種心思可不是什麼愛慕之心,而是雄性牲口普遍都有的占有欲。亦或者也可以這麼說,那就是趙雨算得上是曹丕的初戀,而一個男人對自己的初戀往往都會耿耿於懷,所以哪怕是過去了很多年,在於初戀情人再次相見的時候,也仍然會有想搞定初戀情人的心思……
好了,這些不多扯,反正曹丕見趙雨沒了,心頭非常的不爽,在大帳里也就有點氣悶,索性就出來走走。
要說曹丕也是頗有詩人氣質的人,正好現在打贏了一場大戰,還有趙雨消失的事,都觸及到了曹丕心中的這點情懷,所以此刻曹丕到是很想來上幾首詩辭什麼的抒一抒情懷。只是大營中歡鬧的氣氛與曹丕心中對趙雨一事的鬱悶有點偏向於兩個不同的方向,這南轅北轍的,使曹丕空有想抒情的想法,卻腦子亂亂的想不起什麼合適的辭句。
正低頭思索間,曹丕卻聽到營中有人在起音開唱。一開始還不怎麼聽得清楚,但隨著合聲而歌的人越來越多,這歌聲到是漸漸的清晰完整了起來:
「……龍有龍世界,虎守一方土;我是華夏好兒孫,怎能無傲骨。左手擎軍號,右手催戰鼓;龍行天下,笑傲世間的是華夏英族……」
這旋律雄渾有力,辭句慷慨激昂,簡單來說就是讓人聽著熱血上涌,格外的來勁。曹丕本身的文學修養就很出色,音律方面的水平也很高,所以在聽到這些的時候也不由得愣了一下,細品過之後於愕然之下也頗有些吃驚,急喚人過來問道:「軍中正在傳唱的是什麼歌?孤以前卻是從未聽聞過。又是誰編寫出來的?」
很快曹丕就得到了回答:「是前些時候雨姑娘教給夷州子弟,然後再由夷州子弟帶在軍中傳唱的。」
這裡的「夷州子弟」指的是陸仁於開戰之後派去曹魏方面的支援人員,有軍事方面的,比如戰術指導、器械指導,也有其他方面如醫療救護之流。而在這些人員之中,陸仁可沒忘了把文工人員給加進去。畢竟在那個時代,可能沒有誰比陸仁更清楚文工人員其實能夠產生多大的作用。
曹丕當然知道這些人員的存在,然後在心中稍一思索就暗自冷笑道:「前些時候由趙雨教給夷州子弟的?應該是陸仁教給趙雨,再由趙雨去出面的吧?說起來這陸仁膽子也真大,悄無聲息的就潛入了長安城,還找機會和鍾繇見了面。」
冷笑歸冷笑,曹丕在理清了這些頭緒之後到是對將士們正在唱的這首歌留上了點心:
「祖父曾移山,祖母曾磨杵……典出於愚公移山和鐵杵成針;奔跑的夸父,日行兩萬五,曹出於夸父追日;精衛銜石來,女媧把天補,典出於精衛填海和女媧補天;是誰臥薪嘗膽,吃的是苦中苦,典出于越王勾踐。
「嫦娥舞廣袖,后羿勁頭足,典出於后羿射日;俯首的神農,為民謀幸福,典出於神農嘗百草故事;倉頡播文明,大禹展抱負,典出於倉頡造字、大禹治水……嗯?是誰三顧茅廬,說我家能文能武,這他嗎說的是劉備啊!
「文能安天下,好大的口氣!武能舍其顱,這卻是典出於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就這麼把辭一句句的點評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