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聽聞自己的名字,高順有些驚訝的抬起頭,正看見劉封一臉欣賞的看著自己。
高順趕忙起身,一路碎步走到劉封跟前下拜。
劉封虛扶了一把,隨後勉勵道:「孝父為我過江先鋒,以一部之力,力抗孫軍主力圍攻,多次擊退程普、黃蓋、宋謙、芮良、袁雄所部的圍攻,可謂是堅如磐石,為我軍過江爭取了時間,掩護了後續部隊的過江和展開。」
劉封從案几上挑選出一卷帛書,遞給高順。
「此當為奇功!」
眾將當即譁然。
奇功雖然次於首功,但首功可就只有一個。
因此,奇功應該才是常規狀態下的諸功之最,高順此役居然能得奇功,當真是讓諸將又驚又羨。
不過大家也都是帶老了兵的人,沒幾個新人。
仔細想想,高順這一仗確實有夠危險,可以說在過江的這四個時辰里,幾乎無時無刻不是徘徊在全軍覆沒的邊緣上。
如果一開始,孫策還想用高順所部釣魚,而存著留高順所部一口氣的心思。
可等到賈逵登陸之後,高順所部受到的壓力可就是空前強大了。
當時從孫策到程普、黃蓋等人,無一不是想要先吃掉高順,再以賈逵為誘餌繼續釣魚。
哪怕趙雲出現在孫軍背後如此危急的時刻,孫策親軍之中,仍有袁雄一部兩千人在參與圍攻高順,可見高順處境之慘烈嚴酷。
諸將心中想想,都覺得換上自己都未必能堅持的下來。
如此一來,諸將望向高順的目光中,已經多了一絲欽佩。
高順的性格和趙雲比較像,都是那種輕功重義的個性,高順武力上不如趙雲,但謀略上卻是伯仲之間,兩人都有大智。
高順對呂布幾次關鍵性的勸諫,呂布但凡聽取一次,處境都會好上許多。而趙雲也是如此,入蜀之後的兩次建言,盡顯趙雲戰略格局和眼光之高。
簡單來說,高順可以看成是趙雲的下位替代,而且是那種差距相當小的替代品。尤其是在忠誠這一塊上,高順和趙雲如出一轍,這也是為什麼劉封對他很是喜愛,大力提拔的原因之一。
高順果然如趙雲一樣,也想要謙詞推拒。
劉封卻是笑著擺了擺手:「孝父,汝意是指責本將軍斷事不公乎?」
高順聞言,竟大驚失色,趕忙伏地辯解道:「將軍通達明理,遠見卓識,處事公正嚴明,俱所周知,無人不服,順欽佩萬分,安敢對此有異。」
高順如今對劉封可謂忠心耿耿,身為外將,又是半路被迫相投,再加上既非河北幽州人,又不是徐州本地人,按照道理來說,高順理應是毫無前途可言的。
看看他在呂布集團里的坎坷,那才是高順理應得到的待遇。
可自從跟隨劉封以來,高順從來不曾感覺到自己有被排擠輕視,相反,劉封對他可謂是另眼相看,十分敬重,追隨劉封不過年余,如今也是堂堂一部實權校尉。
此番與江東孫氏決戰,高順更是得到劉封看重,力排眾議,出任先鋒。同時,劉封還特地調撥了一批包括鐵甲、塔盾、勁弩在內的珍貴軍械,只為助他建功立業。
如此國士相待,高順恨不能立時就為劉封而死,哪裡還敢對他有分毫不敬?
因此,雖然劉封語氣之中並沒有任何責怪,反而帶著滿滿的戲謔調侃之意,高順卻依舊誠惶誠恐的解釋起來,他如此作態,並非是為了他自己的前途,實是不想讓劉封對他有半點失望。
高順的舉動自然逃不過劉封的眼睛,後者心中很是高興,卻故作不悅道:「既然如此,為何不受我定之功?」
高順聞言,沉默片刻,叩首道:「順安敢如此,謹從將軍之命。」
劉封這才轉嗔做喜,轉出案幾扶起高順,勉勵道:「善,君之才能,我素知之,不宜妄自菲薄。」
高順退下之後,不少人目光若有所思。
譬如周瑜、陸遜、賈逵等人。
這幾個都是機敏通達之人,劉封對高順的器重自然是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劉封至此已經定了首功和奇功,在座諸將卻是毫無異
第357章 欲肅北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