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有德看著互不相讓的兩群軍官,不由得嘆了口氣。
「你們雙方可以不必這麼針鋒相對。」林有德先試著緩和一下氣氛,「畢竟大家最終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但是有人的計劃會導致我們走向失敗。」海因茨毫不掩飾自己對統帥部諸位的對抗意識,「在華沙周圍發動圍殲戰?說得簡單,整個華沙戰場後方都密密麻麻的都是俄軍,進攻部隊會不斷遭遇敵軍的抵抗,俄國人會發現他們能從很近的地方調動來大量的部隊封堵突破口。攻擊應該選擇敵人薄弱的地方,這是常識。」
「只要計劃周密,就不會出問題。」德軍總參謀長哈爾德嚴肅的說,「在烏克蘭方向進攻根本不可能取得什麼成果,敵人最多加強一下側翼的防守,甚至,他們可以得到機會趁機進攻我們的側翼。」
「你們之前也是這麼說的,難道到了林先生面前還要繼續用這個理由來敷衍麼?我們已經反駁過這個觀點了,俄軍的機動力不足,以步兵部隊是不可能發動這種大規模的穿插作戰的,我們有充足的時間來吃掉俄軍進攻的步兵部隊。離開了城鎮和堅固設防的陣地,步兵部隊在裝甲兵面前就是被屠殺的存在。當年步兵面對騎兵的時候,至少還可以用方陣來應付一下,但現在步兵可沒有能夠應對攜帶火炮的裝甲部隊的攻擊。」
「也許你說的確實有道理,」哈爾德對海因茨說,「但是,裝甲部隊要如何應對敵人的戰姬呢?我必須提醒你們,為了在你們進攻這段時間守住華沙,我們必須要派出足夠多的戰姬來執行防禦作戰。也就是說我們可沒有多餘的戰姬來支持你們的突進行動。」
像這種攻擊行動,一般要多批次的戰姬輪番投入,以保證前線有足夠多可以作戰的戰姬。
「華沙前線真的需要這麼多戰姬麼?」
「俄軍戰姬部隊實力強大,加上波軍戰姬在開戰最初的幾周損失慘重,所以現在只能靠我們的戰姬和俄國抗衡。」哈爾德說著看了眼林有德,「波軍戰姬的損失情況我們統帥部參謀部應該已經寫了一份詳細的報告遞交給nerv的公文處理機關了。」
「是的,我已經看到那份報告了。」林有德點點頭。
波蘭人犯了和上個時空的蘇聯人幾乎一樣的錯誤:蘇聯人是把太多的作戰飛機放在前線的機場導致開戰之後空軍幾乎被一網打盡,而波蘭人則是一次過在前線配置了太多的戰姬,結果被俄國人瞬間殲滅掉自己大部分戰姬。當然,波蘭人立刻動員了三等四等血統的戰姬來補充,可戰姬的血統差距造成的影響其實還是很明顯的,另外,一次過損失那麼多魔導裝甲對波蘭的後勤也是個巨大的考驗。
波軍已經把所有儲備的魔導裝甲零件都用來組裝新裝甲了,而波蘭的魔導裝甲生產能力甚至不如瑞典,要自己補充這些裝甲的零件幾乎不可能,所以對德軍的後勤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因此林有德很清楚哈爾德說得對,如果要按照曼施坦因他們的作戰計劃,那他根本拿不出足夠的魔導裝甲來配合他們作戰。
林有德看著曼施坦因和海因茨,咬著嘴唇斟酌著。
老實說,他總覺得這倆提出的方案會取得比較輝煌的戰果,現在林有德正需要一個輝煌的戰果。
但又確實拿不出足夠的戰姬來配合他們的進攻行動。
難道要讓裝甲部隊在空軍掩護下和俄軍戰姬硬拼麼?
雖然林有德在決定加強裝甲部隊建設的時候,就想著有一天用裝甲和空軍來打敗戰姬,但現在要做到這點,需要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看林有德在猶豫,一直保持沉默的曼施坦因開口了:「林先生,我們一直在關注對戰姬用近炸引信的研究,從土耳其開始,到現在工程師們已經發展了四個版本的近炸引信,試驗場測試效果比土耳其時的表現要強許多,我想……」
「那些實驗報告我也看到了,」林有德打斷了曼施坦因的話,「可就算給你們裝備成熟的近炸引信,戰姬的力量也太強了。尤其是俄軍戰姬,他們的魔導裝甲在面對我軍新式裝甲的時候劣勢很大,但在面對你們的戰車的時候,那些裝甲的機動性已經足夠了,於是厚重的防禦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之前在土耳其,戰車部隊面對的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