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有德在德國無聊的同時,遍布世界各的他的部下們正在忙著實現他的宏圖大略。
攝影記者鐵球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林氏家族宣傳計劃的一環,美國籍記者斯諾正在波斯灣採風。
「簡直不敢相信,」他對跟隨自己的攝影記者說,「我一直以為伊拉克都是沙漠。」
「實際上,我也這麼認為。」
說話的時候,兩人正坐在非洲軍的水上巡邏機上,沿著非洲軍所說的小長江飛行,機翼下面局勢連綿不絕的軍墾農場。
「之前我從非洲軍的氣象部門那裡拿到的資料說,最近兩年降雨量都有小幅度增長,我以為那只是正常的氣候起伏,現在看來,非洲軍的氣象專家們的自豪不是毫無根據的啊,如果有這麼多綠色,環境因此改變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畢竟,這裡可是誕生了人類最早的文明之一啊。」
「會誕生文明,是不是說明那時候這裡很濕潤?」攝影記者好奇的問。
「不,在兩河文明誕生之前,這裡就是半乾旱氣候了。」斯諾立刻講解道,「人類早期的文明都誕生在半乾旱地區,而不是土壤更加肥沃水分更加充足的氣候潮濕地區。這是因為那些水分充足的地區要麼覆蓋了大量的森林,要麼有密集的河網和沼澤,早期的人類文明只有石器,根本無法開墾這些地方。人類大規模開拓濕潤地區那是金屬工具普及之後的事情,中國人的鐵器普及最早,所以他們在兩千年前就開始從黃河流域向南遷徙,從而把文明保持了下來,印度人雖然鐵器普及較晚,但他們在青銅器時代就漸漸從印度河流域的發源地向著更加濕潤更加肥沃的恆河流域遷徙。」
斯諾兩手一攤:「但巴比倫和埃及都比較慘,有了青銅器之後放眼四顧,沒發現可以遷徙的更加肥沃的土地。埃及人好不容易了解到在地中海那邊的歐洲有肥沃的土地,但這時候巴爾幹地區的古文明已經崛起,埃及人失去了遷徙的好時機。巴比倫更慘,直到他們被沙漠吞噬之前,他們都不知道該去哪兒找更多的耕地。」
「但是,」攝影記者說,「這至少說明,曾經的兩河流域可以供養起一個文明古國,不是麼?」
「可能吧,確實有氣象學家認為巴比倫誕生之初兩河流域的水資源比現在要豐富,但誰都拿不出證據來證明這一點,只能拿出一些古河床來作為這裡曾經河網密布的證據。」
「但現在,中國人又把兩河流域變成了大片大片的農田。」
「是啊,」斯諾點點頭,「農耕民族真是可怕。」
「看那邊!」攝影記者指著機翼下方,「那看起來像灌溉工程。」
「不是看起來像,那就是人工修築的灌溉渠。」
斯諾說話的同時,攝影記者拿起照相機,咔嚓咔嚓的拍個不停。在快門聲中,隱約可以聽見斯諾在小聲嘀咕:「只用短短十年時間,中國人就在這邊建造起了這樣的水利工程……」
「他們真是天生的建設者。」
兩個美國人正讚嘆著,飛行員的聲音從駕駛室傳來:「我們馬上要降落了,再往下你們得乘坐非洲軍的直升機前往。」
「你聽到了麼斯諾,直升機!我們要稱作人類最新式的空中交通工具了!」
「我聽到了,聽得很清楚,別這樣拍我我也聽到了。」
伴隨著斯諾的話語聲,水上飛機轟鳴著降落在專門拓寬加深過的河面上。
靠上碼頭後,斯諾有些迫不及待的跳出飛機,走過長長的碼頭,爬上河岸。兩架看起來醜陋無比的直升機就停在河岸邊寬闊平坦的停機坪上。
「有武裝?」斯諾微微皺了皺眉頭。
「最近阿拉伯人鬧得很厲害,」負責迎接斯諾一行的軍官立刻用流利的英語說道,「這都是你們美國人的手筆,你們給阿拉伯人武器,訓練他們,然後把他們送上戰場,而我們負責殺掉他們,還真是配合完美的種族屠殺啊,美國人?然不用擔責任,而我們也不過是自衛還擊,把攻擊我們的人幹掉,這看起來是那樣的合情合理,不是嗎?所以沒人會譴責我們,整個過程不會有任何人要面對國際上的指責,沒有任何人要背負道義上的包袱,但阿拉伯人還是在不斷的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