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之所以這麼快就帶隊來北極找水,也是因為知道公司開始進行火星地產開發,一旦大量的藍星人類移居火星,水就是最重要的資源之一。道友閣 m.daoyouge.com
雖然神奇科技研發的生態圈技術,可以讓生活基地的水有效的循環起來,但是其中還是會流失部分。
這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補充水源,雖然這個間隔時間相對來說很長。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讓杜邱對於遠程宇航活動抱著謹慎的態度,當然完全由智能機器人操控的飛行器,已經向著太陽系的各個行星飛去。
由人工智慧星塵負責的深空探索活動,正在有序地進行,目前最遠已經到達了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
以目前神奇科技的飛行器平均每秒3000公里的速度,從藍星飛往太陽系邊緣,只需要17天時間。
現有探索飛行器是翼龍戰機的簡配般,被命名為鯤鵬科學探索空天飛機。
它取消了大多數的武器配載,換成了各種科學儀器,採用金屬氫作為能源,續航能力在60天左右。
而巨象級運輸登陸艦的續航能力,則遠遠大於這些空天戰機類型的飛行器,其儲備的金屬氫能源足以支持其以年為單位的續航時間。
在目前的太陽系內的航行來說,基本不用擔心能源耗盡問題。
至於衝出太陽系,進行跨星系飛行,杜邱在沒有解決人類壽命極限問題前,暫時還沒有那個打算。
總不能一支遠征艦隊,一邊航行,一邊造人,等到跨越了漫長的虛空,到達幾光年乃至幾十光年外的另一個星系,艦隊成員已經更換幾代人了。
這種遠征對於杜邱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想想看,以現有飛行器速度,飛到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系,也有4光年,基本上需要400年時間,這得多少代人?
與其派出這樣的艦隊,還不如抓緊進行兩方面研究,一方面提高飛行器的速度,一方面提高人類的壽命限制。
當兩者達到某個平衡點時,再進行這樣的跨星系宇航探索,才是有意義的事情。
杜邱對於這兩方面的提升都充滿了信心,以他對四級文明的理解來看,飛行器速度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以目前生物研究的情況看,提升人類壽命限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一輪的全球大招聘,神奇科技是有重點的,重點之一就是生物醫學方面的人才,數量不限,有多少人應聘就要多少。
前提當然是要達到某種學識水準,總不能阿貓阿狗來應聘就要。
火星北極,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忙碌,霍夫曼的小隊完成了這片露天鹽礦的勘探。
這裡真的像霍夫曼直覺所感受到的,這片露天鹽礦與冰凍水有關聯。
整片鹽礦大約有2萬平方米大小,深度達五米,這片鹽礦儲量也算不小了。
在勘探中,霍夫曼他們發現有明顯的水流衝擊的痕跡,沿著那道痕跡一路向北,行進了100公里後,他們來到一處凹地。
在這裡,明顯能夠感受到濕度比其他地方大得多。
這說明有水汽蒸騰到了空氣中。
一行人興奮地再次忙碌起來,很快工程機器人就在這裡打了洞,採集出地下近百米深的岩心。
當岩心取出後,所有人都歡呼起來。
細長的岩心棒,有相當一段是晶瑩剔透的冰凍水!
這一段足足有三十米長,其上有十多米的凍土,這意味著十多米深的地下有著深達30米的冰凍水層。
可以說正是這十多米厚的凍土層,保護住了地下的冰凍水,沒有被蒸發掉。
當然,也是因為火星北極這裡溫度只有-120c,才會讓這裡永遠都是冰凍狀態。
霍夫曼讓人把這些冰心全都用封閉式冷凍箱收藏起來,隨後在這片凹地四處勘探起來。
最終發現整片足有5平方公里的凹地之下,都存在著深淺不一的冰凍水層。
最深的冰凍水層足足有七八十米深,最淺的也有十米深。
這些實地勘探的數據,完全彌補了此前米國宇航局遙感衛星測試的結果。
火星北極有水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霍夫曼結合此前遇到的露天鹽礦,基本可以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