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廢各衛所,挑選了約三萬老兵,這些老兵都是自願留下自願參加新軍的,且通過考核和篩選,素質較高,再加上全部打散打亂,然後補充到各連,各排,陸軍的人數從以前的三萬幾千人,一下子就增加到了近七萬人。
新兵招兵工作在全南直隸全面啟動,招收三萬餘名新兵,這樣一來,陸軍總人數達到十萬人的規模。
部隊擴編工作也迅速啟動,張豐召開了全軍營以上陸軍軍官大會,宣布了部隊擴編方案,這個方案,是張豐結合後世近現代陸軍的編制,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的。
成立總司令部,由張豐親自任總司令,王朝勇任中將總參謀長,軍師孟明昭也掛了一個副總參謀長的銜,且組建屬於總司令部的參謀部,挑選作戰經驗豐富的尉,校級軍官組成,負責戰事分析,推演等。
五大步兵師直屬總司令部,由以前的旅擴建為步兵師,且抽調部分軍官組建嶄新的第五兵師。
這是標準化步兵師,以後各步兵師的組建全部參照現在這五個步兵師的組建,三旅,十團,九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此外還有師直屬警衛營,騎兵營,輜重營,通訊連等等,全師一萬八千餘人。
沒有組建騎兵團,一個師只組建一個騎兵營,這是因為張豐深知,隨著火器的發展,騎兵已經漸漸失去戰略地位,不再是戰場主力,頂多只能算是補充,功能也以奇襲,偵查,通訊等居多。
三萬餘新兵招收完畢之後,馬上就是一個月的新兵訓練,然後再補充到各營,各連或排,人員不是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武器,到目前為止,後裝槍大約生產製造兩萬餘支,遠遠根本上需要,很多戰士還是在使用前裝線膛槍,至於最早期的前裝滑膛槍,張豐看不上眼,一部分給了徐良益的商隊,大部分用於裝備剛剛組建的朝鮮軍團。
武器是一個大問題,張豐已經在南京郊外開工建設自己的第三家兵工廠,估計幾個月之後這家兵工廠就會投入生產,主要生產前裝槍。
至於火炮的生產,還是放在上海機器製造局,另外,如果有可能的話,轉輪手槍也準備大量生產,優先裝備陸軍、海軍的少校級以上軍官,以後的話再考慮裝備尉級軍官。
總司令部,除了參謀部,警衛團,通訊連等之外,還有總情報局,局長關鵬,歸張豐直屬領導。
部隊擴編方案宣布之後,擴編工作馬上開始,由以前的四個旅擴編為五個師,**旅擴編為**師,其餘四個師分別是步兵第一師至第四師,如果不是槍支生產跟不上,槍支嚴重不足,張豐擴建到十個步兵師都是可以的,因為南直隸兵源充足。
沒有足夠槍支,只能一步一步來,先擴編到五個步兵師,以後再擴編到第六個,第七個,甚至到十個,二十個等。
「金陵陸軍軍官學校」選址開工建設,也在城郊外,距離金陵兵工廠只有幾里地,距離步兵第四師的某一個軍營也不遠,對了,步兵第師駐地在南京,師部機關在南京城內,在城外有幾處大型軍營。
………
朝鮮,仁川。
仁川港已經被建設成了一座優良大港,港口一片繁忙,幾艘蒸汽動力船正停靠碼頭邊,正在卸貨,從上面卸下各類工業品,這些商品將在朝鮮銷售,換回去大量的金銀或工業原材料,或大量的糧食。
釜山軍事基地也已經建設完工,駐軍三千人,有營房,有防禦工事,有大型訓練場,配套比較齊全。
站在釜山軍事基地的幾處瞭望哨上,居高臨下,能清楚的看到仁川港的情況,仁川碼頭上,還能看到一隊一隊背著火槍巡邏的戰士們。
仁川郊外,距離仁川軍事基地也不算遠,那裡有一處大型軍營,也有大量的營房,有好幾處大型訓練場,有靶場等,這是新組建的朝鮮軍團的軍營。
朝鮮軍團第一營,三千人出頭,裝備前裝滑膛槍,採用三段式射擊法,訓練場上,正有大量的朝鮮人在中國教官的指導之下進行訓練。
朝鮮軍團士兵、基層軍官全部由朝鮮人組成,中層軍官有部分中國人,高層軍官部分也是中國人,此外,還有大量的中國顧問,不少的中國教官。
軍費等一切開支自然由朝鮮方面承擔,張豐只出少量的人員,主要承擔高、中級軍官,軍事顧問或教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