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遷都之議
武德七年。
周圍的場景快速變幻,李鴻運的視角首先出現在高空中。
北方邊塞,突厥人又在蠢蠢欲動。
在梁朝初步平定全國之後,突厥人就改變了扶持割據勢力、繼續製造中原分裂的策略,轉而直接下場。
從武德五年開始,頡利可汗就接連率領十餘萬騎兵南下擄掠。
在李鴻運看來,這樣的邊患與齊朝時所面臨的金人侵擾並無什麼太大的區別,從兵力和國力上來說,此時鼎盛的突厥人與靖平之變時的金人,除了在金屬冶煉、兵器與鎧甲鍛造上有所不及之外,戰力都是同樣強大的。
但人們每每想到梁朝,卻總不覺得突厥是什麼強大的對手。
即便這是一個「控弦百萬」的龐大勢力。
李鴻運從高空中俯瞰,河東之地盡收眼底。
然而這次,突厥人卻並沒有再像之前一樣繼續走河東之地死磕太原,而是直接繞道改走關中,一路長驅直入,直抵豳(bin1)州城下!
此情此景,與齊朝是的靖平之變是何等的相似。
突厥人是全騎兵的機動部隊,而且兵力有優勢,完全可以繞開堅城直接抵達梁朝的要害地帶。
顯然,頡利可汗在前兩次入寇河東沒有討到便宜之後,這次決定換個思維,想要直接兵臨長安城下。
鏡頭快速向著南方的長安城拉進,與此同時,高度也在不斷降低。
宏偉壯闊的長安城已經近在眼前。
只不過此時的長安城上空飄灑著綿延不絕的大雨,時而驟雨滂沱、電閃雷鳴,時而淅淅瀝瀝、雨腳如麻。
這樣的陰雨,還將持續很長時間。
鏡頭繼續下拉,很快來到梁朝皇宮。
梁高祖端坐於皇位之上,下方是幾名近臣。
太子、梁高祖四子齊王、裴寂、蕭瑀、宇文士及等人,全都齊聚一堂。
這其中,裴寂、蕭瑀、宇文士等都是朝中重臣,對於此時梁朝的大政方針,有著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
太子和齊王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的意見更有分量。
梁高祖聽著大殿之外淅淅瀝瀝的雨聲,臉上的煩躁之情展露無遺。
「突厥人已經打到了豳州!
「就知道這些蠻夷賊子,言而無信!我朝去年十一月才剛剛與他們訂立和議,又在并州增置了屯田時邊,結果才過去了沒幾個月,他們竟然改走關中,又打過來了!
「長安岌岌可危,諸卿可有良策?」
豳州是古地名,在涇河上游。此處距離長安城不過二百多里,可以看成是長安的北邊門戶,沿著涇河河谷可以直接抵達。
顯然,在發現對太原堅城無可奈何以後,頡利可汗打算帶著突厥人干一票大的:直接打到長安城下,搶劫梁朝最為繁華的國都。
見沒人說話,蕭瑀猶豫了一下,然後說道:「突厥勢大,可遣秦王前去退敵。」
作為一名重臣、謀士,說出這種話,讓蕭瑀覺得稍微有些臉紅。
是啊,除了讓秦王去打,還能怎麼辦呢?
自從武德五年突厥開始屢次進犯,哪一次不是秦王出兵之後突厥得到消息就退了?
然而,梁高祖卻不置可否,並未第一時間採納蕭瑀的建議。
他又何嘗不知道秦王好用?
但,此時秦王與太子之間的矛盾已經愈演愈烈,就連他這個皇帝,也能清晰地感受到秦王的威脅。
功高震主,封無可封。
所以,之前突厥人的屢次進犯,如果不到萬不得已,梁高祖都絕對不願意讓秦王出馬。
因為秦王再立戰功,太子就算是在皇帝不斷拉偏架的情況下,也已經有些頂不住了。
梁高祖沉吟片刻,然後說道:「有人獻策,說突厥之所以屢次進犯關中,都是因為子女玉帛皆在長安的緣故。
「既然如此,若是焚毀長安、不再將長安作為都城,則胡寇自息。
「朕覺得言之有理,諸卿以為如何?」
蕭瑀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