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8點,我準時接到白無打來的電話。將楊小詩的事告訴他後,他承諾會儘快回家,和我們一起討論有關死亡音樂的事。
我繼續上網查找相關資料,可惜,的確沒有任何有關鋼琴神童死亡的消息。後來,我將信件上提到的名字一一輸入電腦對比手續,發現的確有個學習鋼琴的孩子自殺。不過這個孩子,並不是什麼鋼琴神童。
劉彤是一個看起來十分普通的孩子,12歲,被父母送到市里最好的音樂老師門下學習鋼琴。劉彤的手並不靈巧,但他的腦子卻很好使。
和同期學習鋼琴的孩子相比,他的彈奏並不起眼,相反,和他一起參加比賽的孩子,卻有不少被譽為「鋼琴神童」。
這個稱謂在現在被各大媒體濫用,許多有天賦的孩子,都被冠以「神童」之名。是不是真的神童,並不重要,對媒體而言,這是一個噱頭,一個吸引點擊和關注的方式。但對於劉彤而言,卻是一種肯定。
劉彤心裡有很多想法,並努力將這些方法通過鋼琴曲去實現。他的作曲能力不錯,但彈奏鋼琴的手法卻不怎麼樣。
有一天上大課時,他當著老師和其他學生的面兒,彈奏了一首由他自己創作的曲子。儘管彈奏時斷斷續續,甚至有幾個音階節奏嚴重錯誤,但聽完他的曲子後,他的老師淚流滿面,莫名其妙的哭了。
沒人知道劉彤作曲的用意,同齡孩子不能夠理解曲子帶來的意境。他的鋼琴老師好奇的問他:「劉彤,這首曲子是你自己創作的嗎?」
「是。」劉彤仰著頭,一臉真誠的回答,「鄰居姐姐失戀了。我根據她的故事,寫了這首曲子,好聽嗎?」
鋼琴老師紅著眼睛沒有說話,哀傷的曲子不能稱之為好聽,卻可以引起共鳴。尤其是感情上的事,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有著相似的經歷
劉彤就是有這樣的本事,可以通過一句話,一個表情,揣測出一個人的經歷。之後,他再將這種經歷轉變為曲調,觸人心懸。尤其是哀傷和痛苦等情緒,越是激烈,越是容易引起共鳴。而這些情緒,都能被劉彤用鋼琴曲的形式表現出來,不斷傳播,擴散
不過,我們聽到的死亡音樂並不是劉彤彈奏的。
以他的能力,根本彈不出這樣流暢的曲調。
有了新的線索,我連忙將所有資料整理,放入小詩手中:「給表哥看看,我聯繫楊警官幫忙調查劉彤的背景,相信很快就會有線索。」
「好。」
小詩的反應很敏銳,通常情況下不會多問什麼。
在她離開臥室後,我才望著被她關上的大門,漸漸想起一件事
廖倩出事後,我曾用十分惡劣的態度告誡小詩,希望她不要再接近我。但後來,每次上課時,楊小詩依舊會坐在我附近不遠不近的位置,從未打擾,也從未遠離
我問站在身旁的林清玄:「你說中午小詩主動送信給我,是不是為了製造一次主動接近我的機會?」
第420章 他寫的曲子,令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