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與道家的最高境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相符,被歷代視為珍寶,有「黃金有價鈞無價」之說。
對於作為鈞瓷人的匠人而言,鈞瓷的巔峰是宋代文化催生的產物。
盞,無疑是現有鈞瓷造型藩籬的創新突破口,也是承載被人文飲茶風尚的最佳載體。
】
所以「盞」即成為了傳統精神、個人風格與時代需求的凝結。
這種創新的杯子,將其命名為「志鈞盞」,頗有「於此當世,捨我其誰?」的豪邁。
「志鈞盞」是用設計三法則來完成的,典、美、用,體現的淋漓盡致。
「典」就是把經典的文化和技藝技法融合進去,體能現中華文化的魅力,也能展示傳統技藝的精髓。
設計的本能是追求「美」,要符合形式美的法則。
如對稱均衡、單純齊一、調和對比、比例、節奏韻律和多樣統一。
設計的作品不僅要滿足基本功能,更要解決使用過程中常遇見的問題,此謂之用。
志鈞盞非常簡單,其原型來自於羅漢碗、雞心碗,只不過稍加改動,使其符合盞的形制。
但在我國陶瓷藝術大家陳衡的眼中,「志鈞盞」卻又不簡單。
它們都是宋代經典的造型,是能夠代表我國陶瓷造型藝術的符號之一。
羅漢盞的線條沉穩剛健,意味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而雞心盞則線條柔和自然,象徵著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文化的分量不言自喻。
手工製作的部分技藝,即便是在傳統陶瓷行業也在漸漸流失,有的可以恢復,但有些東西將被埋沒遺忘。
「志鈞盞」的製作,完全依靠手拉成型、礦石土釉、柴窯燒制。
造型定了,製作下來水到渠成。
一隻只泥坯,在匠人的精心修整之下也現出了模樣。
不過,鈞瓷以前都是觀賞的,用來喝茶。
所以,要想創新,必然先要放出鈞窯的韻味,然後才是器型。
所以想要創新鈞瓷,必然要把所有的隱患從源頭解決,這個源頭就是配方和原料。
在這個過程當中,泥方、釉方,必須一項一項的研究。
矸子土、西寺土、豆腐石、青鹼石……
這些材料用了千百年了,科學的檢驗報告也驗證了他們的安全性。
石英、長石、赤鐵礦石。
這些需要查看了分析報告,看看有沒有發現不安全的因素。
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土火作賦,乾坤為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