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是多大的名人,多顯赫的身份,都必須放下架子,真實坦誠地與大眾交流。」
沈鋒不屑道:「現在人設滿天飛,哪有一句是真話!」
「哎,今時不同往日,環境不一樣嘍。」胡方無奈道:「易立競的《立場》,陳曉楠的《和陌生人說話》,姜思達的《僅三天可見》,魯豫的《豫見後來》,許知遠的《十三邀》……」
「現在都是季播的游擊模式,你不知道下一季是什麼時候,也不知道還有沒有下一季。」
沈鋒嗤之以鼻,難道問明星的爛片、整容、負評……
這些不都是明星理應要面對和回應的爭議嗎?
我們究竟是生活在保溫箱裡多久,才會認為這種基本操作,就算敢問了?
訪談節目的消逝,除了老生常談的來自上面的尺度,是不是也有來自下面的包容度?
我們還願意聽別人說,允許別人說嗎?
回想當年港島有一檔深夜談話節目叫《今夜不設防》,主持人是香港四大才子中的三位,黃霑、倪匡和蔡瀾。
有一期關之琳來上節目,聊到興頭上,黃霑直接問女神:你會不會甘心情願做別人的情婦呢?
在今天簡直是死亡提問!
沒想到關之琳大大方方,自己就把狗仔隊蹲幾個月也挖不到的料說得一清二楚。
這才叫坦誠。
「前天《三十而已》大結局被指爛尾,網友罵的最大原因是劇中的小三林有有沒有得到報應?」
「都說不解氣?」
「罵編劇三觀不正?」
胡方有些憤慨道:「你丫的誰規定反派就一定要惡有惡報?」
「千萬別忘了,國產犯罪片最常見的硬傷就是天降正義的結尾字幕,罪犯一定落網,沒有餘地。」
「如果鍵盤俠吐槽犯罪片的桎梏,那為什麼又要求影視劇一定要給小三報應?」
「小三連違法都算不上!」
沈鋒搖搖頭,觀眾一旦正義起來,可以比審查的紅線更加嚴苛。
角色有深刻與不深刻,豐滿與不豐滿的區別,有高低貴賤之分嗎?
演了小三的演員就為人不齒嗎?
二十年前大明星對著鏡頭大方承認自己當了小三,今天明星連演個小三都不願意了?
這是投了誰的所好?
「電視上的訪談節目受眾相對固定,大家像在客廳里談話,可以放鬆地開開玩笑,揭揭短,不時暴露心跡。」
「當網絡可以接通到每一塊屏幕之後,任何的發言都被置於眾目睽睽的公共場合,大家不再是願意溝通和傾聽的觀眾,更像是道德糾察志願者。」
「只要一句話錘死的三觀……只要非黑即白的性別矛盾……只要馬上熱搜……」
胡方吐槽道:「誰還有耐心,去好好聽一場訪談?」
於是迎來的是訪談節目的消退。一同消退的還有平等溝通的姿態,標籤之下被遮蔽的紋路,和以旁觀視角對公眾人物內心的進攻和開採。
議題、漏洞、價值衝突,都被小心地收攏摺疊。
偶爾拋出一個真正問題,仿佛平地一聲驚雷:哇,好敢問啊!
說到這裡,沈鋒看著憤憤不平的胡方,突然問道:「你會寫這樣的劇本嗎?」
「我……」胡方一愣,迎上老闆審視的目光,猛然壓力山大。
「不得不說《三十而已》無疑今夏最火國劇,沒有之一。」
沉思片刻,終於開口道:「播放量36億,18天150個熱搜,日均9個,全朋友圈追劇……」
「我必須前半部分的確描繪出一個有模有樣的女性群像,講述一個充滿野心的成長勵志故事。」
「但從中段開始,劇有點變味了。從一部坦誠欲望,咬牙奮鬥的女性劇,咔嚓一下跳成俗套的八點檔。」
「最讓我受不了的是所有渣男渣女像商量好了似的,一個接一個亮相搶戲。罵渣男、打小三、撕綠茶……」
沈鋒直接打斷道:「這就是全民狂歡的原因!」
胡方咽口唾沫,也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