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關,長城上最有名的關城之一,最早就是由秦始皇派人修建而成,因為修建時徵調了無數的士卒、囚犯和民夫於此,取「徙居庸徒「之意,因此得名為居庸,而且這個名字一直使用到後世,李節生活的年代,居庸關雖然早就失去了作用,但卻成為長城上最有名的景觀之一。
朱棣站在城頭指著山上蜿蜒曲折的長城興奮的介紹道:「大哥你看,這裡的城關是當初岳父與開平王一同督造而成,前兩次北伐也都是從這裡出發!」
朱標與李節也打量著山上如同巨龍盤繞的長城,遙想當年徐達帶兵從這裡出發北伐,雖然有過失利,但總體的戰略卻還是十分成功的,蒙元殘部已經被徹底消滅,草原上也暫時沒有了能夠威脅大明的敵人。
「長城的確壯闊,可惜也只修了這麼一段!」朱標這時也有些感慨的道,他來到北平府安置下來後,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幾十里外的長城巡視,畢竟這道防守對大明實在太重要了。
不過明長城雖然有名,但大都是正統之後修建的,明初期其實並沒有修建太多長城,比如現在老朱只讓人修建了居庸關、古北口、喜峰口等處的城關,至於其它地方的長城,因為歷經宋元,早就殘破不堪,老朱也只是讓人把能修的修一下,不能修的就算了。
「大哥,咱們現在國力鼎盛,幾乎壓著北邊的草原人打,父皇幾次北伐早就把他們殺的聞風喪膽,自然也不敢再南下犯邊,如此一來,哪裡還需要什麼長城?」朱棣這時十分自豪的開口道。
雖說朱棣的話有吹噓老朱的成分,但大部分都是事實,現在大明在軍事方面處於優勢,掌握著主動權,幾乎是想打就打,想回就回,可以說這段時期是北方遊牧民族最為黑暗的一段時期,有如此大的兵力優勢,大明自然不需要長城來防守,再加上老朱又極度缺錢,所以更加不願意修建長城。
事實上不但是老朱,朱棣當政後,也發動數次北伐,同樣掌握著軍事方面的主動權,所以朱棣也沒興趣修長城,頂多就是學著老朱,將舊長城修補一下。
不過等到朱棣一死,他的兒孫不願意再對草原大規模用兵,於是開始修建長城,後來土木堡之變,更讓大明喪失了軍事優勢,修建長城的規模也就更大,後世所見的明長城,大都是在這段時間修建而成。
朱標對於朱棣的話卻有些不太贊同,只見他沉默片刻再次道:「歷朝歷代,軍事的強盛大都不能持久,所以我擔心日後我大明兵力衰弱,恐怕就要處於守勢,到時再修長城可就有些晚了。」
「這還不簡單嗎,北方的邊患主要就是草原人造成的,咱們乾脆趁著強盛時直接出兵滅掉所有草原人,徹底除掉這個後患!」朱棣這時卻是殺氣騰騰的再次道。
朱棣是這麼想的,事實上他也是這麼做的,歷史上朱棣登基後,曾經對草原發動了五次北伐,其中好幾次都是他御駕親征,最後他自己也死在第五次北伐的途中,不過這五次北伐的效果雖然有一些,但卻無法與當年朱元璋組織的北伐相比,更沒有徹底的消滅北方的邊患。
「四弟,如果只靠打仗就能解決所有問題,那這世上的事情倒是簡單了!」朱標顯然比朱棣更加成熟,對於打仗這種事,他雖然不排斥,但也不太贊成,除非是沒有其它辦法了,否則他並不願意動用軍事手段解決問題。
「打仗怎麼不能解決問題,咱爹不就是靠著打仗干翻了陳友諒和張士城,更打跑了蒙古人,整個大明的江山社稷都是咱爹打下來的,難道這還不叫解決問題?」朱棣卻有些不服的道,他性格衝動,有什麼就說什麼,哪怕在朱標面前也毫不遮掩。
「當年漢高祖就說過,可以馬上打天下,卻不能馬上治天下,雖然靠打仗能解決一些問題,但效果並不好,有時候可以用一些其它的手段,反而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朱標再次笑道。
「殿下說的不錯,就像四叔你在高麗,若不是事先挑撥了李成桂與鄭夢周,也不會那麼輕易的打下高麗,另外還有倭國,那個大內義弘也可以發展成為我大明的暗線,從而節省不少的力氣。」這時李節也笑著插嘴道。
「你們翁婿二人還真是一肚子的花花腸子,不過我不管,反正我只負責打仗,動腦筋的事還是由你們去做吧!」朱棣聞言卻是撇了宵嘴道
第兩百二十三章 居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