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年代,一個不喜歡殺人的人或許會是一個好人,但一個不喜歡殺人的國君一定不是好國君。
你不殺別人,別人就要殺你。
大爭之世,爭的其實就是殺人。
如何能夠更有效率的殺人,更有效率的殺死敵人,更有效率的通過殺死敵人來占領敵人的領土、統治和奴役敵人的子民,就是這個大爭之世的主旋律。
那些喜歡對敵人網開一面和仁慈的傢伙,在這樣的大爭之世是混不下去的。
而史書上所記載的那幾個統治者們網開一面的事例,只不過是一群劊子手和屠夫們在偶然之間突然善心發作的結果罷了。
正是因為這種屠夫們大發善心的事例是如此的少見,所以才有了被記載入史書的價值。
在戰國時代,仁慈大部分時間應該是可以和愚蠢畫上等號的。
仁君只適合太平盛世。
作為一直以來都被中原華夏諸國稱為是蠻夷的國家,楚國歷代國君或許會暴躁、或許會昏庸、或許會懦弱,但是從來不會對敵人心慈手軟。
毫無疑問,如今的這一位楚國國君熊元極其良好的繼承了自己楚國熊氏王族一直以來那敢打敢拼的血脈。
如果換上一位稍微老成一些的國君,又或者楚王元的年紀再長上一二十歲,那麼都有可能不會發出如此堅決的戰爭宣言。
但是對於如今這位年輕的楚王元來說,如果能在這個地方一舉擊潰秦王稷和齊王建,來一個擒賊先擒王的話,那實在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至於為此會負擔上一定的風險,那其實並不算個事。
楚王元的這番充滿了火藥味的話一說出來,整個局勢就變得更加劍拔弩張。
秦、趙、齊、楚,戰國七雄之中的四位國君,都已經旗幟鮮明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而他們麾下的士兵們也早就已經將手中的弓箭上弦,並握緊了手中的武器,準備在自家大王的命令下展開一場殊死的廝殺。
但是這戰鬥一時半刻之間卻並沒有立刻發生。
因為在場的人並不是僅僅來自四個國家而已。
趙丹的目光在看著韓王然和魏王圉,秦王稷的目光也同樣看著韓王然和魏王圉。
秦齊對趙楚,看上去這似乎是一個五五開的對決。
但不要忘了還有韓國和魏國在呢。
自從戰國時代進入中後期之後,韓國和魏國就都變成了二三流國家。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任何一個霸主只要能夠和韓魏這兩個國家協同作戰,就能夠輕而易舉的擊敗另外一名霸主。
藍田之戰,垂沙之戰,五國伐齊,這一次次舉世聞名的大戰之中,韓魏兩國都扮演了不可忽視的角色。
現在,也是這兩個國家做出決定的時候了。
韓王然和趙丹對視了一眼,臉上露出了讓人如沐春風的笑容,隨後緩緩說道:「世人皆知三晉一體同盟,寡人素來言出必行,並非那違諾之人,自然亦不會背盟而叛趙也。」
韓王然在說完這番話之後還笑眯眯的朝著趙丹點了點頭,內中意思不問可知。
韓國站到了趙國的這一邊。
在說完了這番話之後,韓王然還不忘記看了不遠處的魏王圉一眼,笑眯眯的說道:「魏王覺得如何?」
魏王圉覺得相當的頭疼。
對於魏王圉來說,現在可不是一個表明立場的好時機啊。
作為戰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魏國上下無論是對於秦國還是趙國都缺乏好感。
這兩個國家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當年都曾經被魏國揍得找不著北,如今卻又反過來把魏國揍得找不著北……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可以自由選擇的話,魏王圉其實更希望自己能夠坐山觀虎鬥,讓秦國和趙國打生死算了。
但是理智告訴魏王圉,自己不能這麼做。
在一個國家實力強大的時候,保持中立是可行的,因為那樣會讓所有人都爭先恐後的巴結魏國。
但是像現在這樣的情況如果還要強行保持中立,那麼秦趙兩國為了提防魏國加入對手的陣營,可
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自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