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整個春秋戰國乃至東西兩周來說,楚國都是一個非常另類的國家。
眾所周知,華夏民族又自稱炎黃子孫,這炎黃二字的由來,正是因為在上古時期兩位聯手擊敗了九黎部落酋長蚩尤的大帝,炎帝和黃帝。
楚國王族血脈,便是來自於黃帝之孫,顓頊帝高陽。
高陽有一個重孫叫做重黎,重黎因為有功而被當時的帝嚳高辛封為「祝融」,這就是華夏神話中火神祝融的由來。
帝嚳統治之時,共工氏發動叛亂,祝融重黎率兵鎮壓,雙方交戰於不周山,由此便產生了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大戰的神話。
重黎因鎮壓共工氏不利而被帝嚳處死,重黎的弟弟吳回接任哥哥之位,仍舊被稱為「祝融」。
吳回的子孫在接下來的千百年間一路傳承,從三皇五帝一直到夏商西周,也曾經在夏朝和商朝出任過諸侯,但最終都衰落了,子孫後代散落華夏各地。
直到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在位時,這位周朝天子將吳回的一名後代熊繹封在了楚蠻之地,楚國自此成立。
以源遠流長的角度來說,如今的戰國七雄之中無疑以楚國最為悠久。但偏偏也就是這個楚國,一直以來都被其他諸侯國視為「南蠻」,不屑於之為伍。
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楚國人的膽子真的很大,早在七百年之前(約公元前1000年),楚國就已經正式舉起了反旗,不再承認周天子對楚國的宗主權。
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977年),天子周昭王御駕親征楚國,被楚國人打的全軍覆沒,周昭王也戰死沙場,從此之後楚國和周朝正式決裂。
到了熊渠就任楚國國君的時候,這位楚國國君甚至公然說出了「我乃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然後熊渠就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都封了王。
要知道這個時候天下還只有周天子能稱王,距離禮崩樂壞、周朝諸侯各自稱王的戰國時代,可是還有著六百多年的時間呢!楚國之離經叛道可見一斑。
也正是因此,楚國被長期排斥在中原文明圈之外,不被其他諸侯國承認,即便六百多年之後的現在,這種歧視也沒有太多的改觀。
----------------------
公元前260年9月3日,楚國都城,陳城。
楚國人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習慣,那就是喜歡把自己的都城稱為「郢都」,所以這座陳城又被稱為「陳郢」。
雖然說楚國此刻的領土面積仍然穩居戰國前列僅次於秦國,但這座楚國的都城陳郢看上去卻並沒有多麼的雄偉,反倒顯出了幾分蕭瑟,就如同如今已經漸漸的有了日薄西山之勢的楚國。
自從十九年前秦國武安君白起率軍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郢都之後,楚國就被迫將都城遷到了陳城。
雖然已經過去了將近二十年的光陰,雖然當年那位和他爹楚懷王一樣愚蠢的楚頃襄王已經死去三年,但是這個國家看上去似乎仍然沒有任何復興的跡象,仍然好像一隻負傷的巨獸,在默默的舔舐著自己的傷口。
一隊車馬緩緩西北而來,漸漸的臨近了陳城,護衛著車隊的是一隊來自趙國的士兵,而在車隊最前方的那輛馬車上坐著的那名大袖飄飄的中年名士,便是趙國的使者,趙國上卿虞信了。
虞信看著面前這座沉默無言的立在大地之上的城池之時,忍不住發出了一聲感慨:「陳郢之景···遠不如邯鄲矣!憶昔年晉楚爭霸,不意今之楚國,竟淪落至斯!」
虞信的感慨是有理由的。
戰國時代之前是春秋時代,春秋時代的主題是「爭霸」,這個時代一共出了五位霸主,雖然說五霸到底是哪五霸有著幾個不同的版本,但是在任何版本的春秋五霸之中,都一定不會少了晉文公姬重耳和楚莊王熊侶。
因為包括齊桓公呂小白在內,其他的霸主他們的國家都只不過是興盛一時,爭霸的時間也是斷斷續續。春秋時期真正一直站在爭霸大舞台上的只有兩個國家,那就是北邊的晉國和南邊的楚國。
如果說春秋是一個遊戲世界的話,那麼晉楚爭霸,就是貫徹這個遊戲世界的真正主線任務。
先看北邊的晉國,晉國自從
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