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問卷調查

    關於義大利民族主義者的問題,拉德茨基元帥給出的建議是「不如直接去問。」

    雖然聽上去有那麼一些匪夷所思,但還是蠻有效率的。

    義大利的士兵們普遍表示自己和北義大利人真不熟,至於南義大利人那簡直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當然他們更願意說那些是撒丁人、倫巴第人、威尼西亞人、盧卡人、帕爾馬人、摩德納人、托斯卡納人、羅馬人(教皇國人)、那不勒斯人、西西里人。

    看起來奧地利帝國這些年來的宣傳似乎沒有白費,其實軍隊之中大多是一些不為當地社會接受的可憐人,他們天然對那些拋棄自己的人沒什麼好感。

    弗蘭茨所需要做的就是讓他們一直保持勝利,並且在勝利之後有錢買酒喝。

    相對而言義大利地區的伊利里亞人和匈牙利人才是問題,這倒不是他們深受大匈牙利主義的影響,而是這些人早就習慣了拿錢辦事兒,對於國家和民族的觀念都十分淡薄。

    (伊利里亞人是奧地利帝國境內斯洛維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黑山人的總稱。)

    義大利地區的駐軍,義大利人只占一半,剩下的一半是德意志人、伊利里亞人、匈牙利人和捷克人組成。

    這也算是奧地利帝國的一個特色,好處是防止某一民族做大,在發生叛亂時無力阻止。

    但壞處是軍隊內部山頭林立,民族成份複雜難以統一指揮。

    一個低級軍官想要有效指揮自己的隊伍至少需要學會三門以上的外語,並且花費大量時間用於溝通。

    訓練問題就更別提了,比起語言溝通,棍棒和皮鞭顯得異常好用。


    《戰場必會二十詞手冊》已經推廣九年時間了,實際上拿破崙戰爭時期,卡爾大公主持的軍改就有這項,只不過後期改革失敗,再加上匈牙利人的反對,這項改革就被塵封了。

    1836年由弗蘭茨再次提出這項改革,戰爭大臣拉圖爾伯爵便順水推舟將其延續下來了。

    時至今日《必會二十詞》已經變成了《必會五十詞》,其實中間出現過《必會一百詞》、《必會一百二十詞》,但是對於新兵來說太複雜了所以只能作罷。

    弗蘭茨搞了幾次考察,義大利軍團《戰場必會五十詞》抽樣合格率在90%以上,高於全國平均水平(60%,如果排除匈牙利軍區,平均線可以接近75%).

    《必會二十詞》的抽樣合格率無限接近100%,他們都認識也聽得出來,但是少數人不會拼寫。

    軍隊整體來說沒有什麼革命傾向,戰鬥力也可以。

    只不過弗蘭茨翻了一下軍官名冊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費爾南德·李齊、阿洛伊斯·帕爾菲這兩位大神的名字赫然在列。

    費爾南德·李齊便是那位日後一槍未發將威尼斯讓給起義者,自己一路從北義大利逃到比利時布魯塞爾海灘的狠人。

    一生履歷可謂是光輝至極,兩次被俘,多次被起義軍重創,在他手上奧地利軍隊每一次戰鬥都要付出巨大的損失。

    在事先得知起義者計劃的情況下,率領兩個滿編旅圍剿燒炭黨人的起義者,雙方兵力為一萬打八百。

    結果放跑包括加里波第在內的幾乎所有重要人物,俘虜了26人,擊斃敵軍一百餘人,而自身損失是對方的十幾倍。

    另一位阿洛伊斯·帕爾菲更是重量級人物,真正的投降大師,在1848的風暴之年中,先後在北義大利、波西米亞、匈牙利率領過三支軍團皆一槍未發。

    更加匪夷所思的是,奧地利帝國內部始終相信這位老兄是天才,並且會發動進攻的。

    弗蘭茨看了阿洛伊斯·帕爾菲的履歷,屬於那種典型的根正苗紅,八歲進入軍事學院,十二歲畢業,精通炮兵、騎兵、步兵等一切戰術。

    畢業之後直接擔任奧地利帝國最高軍事學院——特蕾莎軍事學院的講師,負責教授戰



  
七年之期推薦:  
隨機推薦:  大夏鎮夜司  誰家小娘子這麼狂  上醫至明  艦娘作戰手冊  影視:從我的體育老師開始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360搜"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