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偵查氣球

    面對天空上奧地利人的偵查氣球,法軍束手無策。拉莫西里埃其實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使用火炮,對於仰角不夠的問題也很快被解決。

    火炮自身的仰角不夠,可以用人造斜坡或者是墊高發射台的方式來解決。

    然而這些解決不了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射高不夠。

    此時的法軍的火炮射程大多在800米到1200米之間,但射高大多不足三百米,哪怕是M1841小拿破崙的射高也不足400米。

    如果使用實心彈,這些火炮的射高還會進一步降低。而且高空中的熱氣球對於地面的炮手來說就是一個黑點,即便射程足夠命中也是要靠運氣的。

    而奧地利帝國的偵查氣球飛行高度通常都在六百米左右,這就從根本上斷絕了法國人火炮擊落偵查氣球的可能。

    至於為啥飛行高度只有六百米左右,這倒不是奧地利帝國的技術不行,而是高度再高就不利於偵查了。

    普通人的可視距離通常不超過五百米,即便是特意挑選的瞭望手他們能分辨景物的距離通常也不超過八百米。

    當然弗蘭茨也不可能純靠這些人的自然天賦打仗,每一隻熱氣球上都被配備了一台固定式的三倍或者六倍的軍用雙筒望遠鏡用於細緻觀察。

    奧地利帝國此時在光學領域遙遙領先其他國家,為什麼裝備的望遠鏡卻都是三倍鏡,六倍鏡,而明朝萬曆年間地方督撫用的都是九倍鏡,甚至十二倍鏡。

    首先,軍用望遠鏡和天文望遠鏡的用途就不同,一個是為了快速了解戰場情況,一個是為了探索宇宙。

    過高的倍率也不利於觀察,因為倍率與圖像穩定性成反比,倍率越大穩定性越差,觀察視場就越小、越暗,其帶來的圖像抖動也大大增加。

    二戰時期德法兩國使用的十倍通常都需要用支架固定之後才能使用,所謂的十倍鏡也就是所謂的剪刀式望遠鏡,其實就是潛艇潛望鏡。


    更何況此時世界各國使用的仍然是老式的單筒望遠鏡,這種望遠鏡的優勢是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但缺點同樣明顯觀測視場小、不利於觀察動態目標、易使使用者疲勞。

    而弗蘭茨設計的雙筒望遠鏡則完全沒有這些問題,再加上攝影工藝的發展,聚焦在奧地利的科學家們看來也不陌生,畢竟吃喝玩樂才是人類的原動力。

    實際上弗蘭茨想要的是7倍雙筒望遠鏡,畢竟7倍鏡才是最適合人體生理結構的。

    但是由於前置科技缺乏太多,再加上工業上存在的一些小問題,此時7倍鏡的造價要遠高於六倍鏡和九倍鏡,所以弗蘭茨只能先用六倍鏡代替。

    此時偵查氣球的離地高度通常只有六百米左右,觀察距離通常也在一千米以內,所以六倍鏡顯得綽綽有餘。

    戰場向敵方單向透明是任何一個指揮官都無法容忍的,於是乎拉莫西里埃升起了己方的偵查氣球。

    作為世界上最早將熱氣球用於軍事的國家,法國軍方有一整套非常完備的體系,他們會在軍隊陣地的後方挖一條支援壕,然後再放出偵查氣球。

    阿爾布雷希特手中並沒有弗蘭茨那種專門用來對空的火炮,但這難不倒這位名將。

    真正的名將能快速發現敵方弱點並加以利用,法國人的偵查氣球下面都掛著長長的纜繩,這就是他們致命的弱點。

    此時關於熱氣球的研究的記錄和設計方案大多是由法國人創造的,1804年法國人蓋·呂薩克飛上6900米的高空,這一紀錄一直到1862年才被英國人打破。

    不過無論法國人的氣球升得多高,只要將牽引繩弄斷,那麼他們都要完蛋。

    法國人也不是白痴,前文提到過,他們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甚至特意挖了支援壕就是防止纜繩被敵方炮火炸斷。

    但他們卻忽略了一個問題,弄斷纜繩不一定非要用炸的,還可以用燒的。時代早已改變對比幾十年前,1848年的縱火武器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而由於弗蘭茨的出現,火箭在戰場上被大量應用,以及石油的開發和研究導致奧地利軍隊在縱火方面獨步歐陸。

    大量混合著石油衍生物的重型火箭落入法國人的支援壕附近,熊



  
七年之期推薦:  
隨機推薦:  魔門敗類  天道天驕  百鍊飛升錄  暗黑破壞神之毀滅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360搜"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