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族斬盡殺絕,的確重創了隴西成紀李氏,給了關隴貴族集團沉重一擊,但兔死狐悲,此舉在打擊了保守派囂張氣焰的同時,也徹底激怒了西北武人集團,徹底激怒了以西京為首的保守勢力,雙方勢成水火,就此反目成仇,刀戈相見,突然之間,叛亂大潮如海嘯般席捲了中土大地。
聖主和改革派腹背受敵,對外南北戰爭一敗塗地,對內改革更是一潰千里,內外兩條戰線都輸了個底朝天,迫不得已,聖主和改革派於南北大戰後的第二年,南下江都,變相承認了自己的失敗,雖然在這之前聖主和改革派為了泄憤,把蘇威及其家族全部「打倒」,再給保守派以沉重打擊,但這已經改變不了失敗的命運,他們就此告別東都,告別兩京政局,告別中央集權改革,然後與國祚一起死去。
所以「李渾滅族事件」,在政治上它是壓垮聖主和改革派的最後一根稻草,它在大隋王朝最後三年歲月里占據了舉足輕重的位置,即便後世歷史蓄意抹黑聖主,抹黑宇文述,蓄意淡化此事,但只要把此事件放在王朝後期的改革和保守兩派激烈廝殺中,就不難發現它的重要性。
時為黃門侍郎的裴世矩,為了自保,強迫女兒裴淑英和女婿李德武離婚,從中也能看出來「李渾滅族事件」對當時兩京政局影響之大,否則做為中樞核心層的宰執,實在沒有理由做出這等卑鄙無恥之事自毀聲譽。
但是,現在歷史軌跡似乎在某些方面出現了偏差,李渾還沒有攤上族滅之禍,李德武卻被流配了,這其中有何玄機?這些玄機對李渾本人及其家族有何影響?
李風雲非常關注李渾,甚至在東都作戰期間,通過李珉傳話,極力說服李渾在楊玄感兵變結束後,在清算風暴席捲兩京之時,主動要求北上戍邊,以離開京都暫避風暴,實際上就是想改變李渾本人及其家族的命運。
在李風雲看來,李穆三兄弟在西北武人中的影響力太大,附庸於隴西成紀李氏的世家望族遍布西疆,而忠誠於李穆一族的門生故舊亦是遍布朝野,其勢力之龐大,並不亞於老越國公楊素和小越國公楊玄感所苦心經營的河洛集團,所以這股龐大實力如果沒有被聖主和改革派推到對立面,自毀長城,而是政治妥協後攜手合作,堅固長城,那麼南北大戰可能是另外一種結局,即便不能擊敗北虜,不能禦敵於國門之外,最起碼也能在誘敵深入後,於代北一帶打個平手,不至於讓聖主和中樞被北虜包圍於雁門達一個月之久,遭受空前恥辱,從此威權喪盡,失去對朝政的控制,失去對地方的控制,繼而導致國祚轟然坍塌,統一大業轟然崩潰。
到目前為止,李風雲成功改變了崔弘升的命運,改變了齊王、李子雄、韋福嗣和李善衡的人生軌跡,但除了齊王,其他人在南北戰爭中所能發揮的作用,都沒有李渾大,所以李風雲還想竭盡全力改變李渾的命運,改變彭城留守左驍衛將軍董純的命運,繼而改變南北大戰的結果。
李渾是隴西成紀李氏的宗主,李善衡是隴西成紀李氏的鼎柱,董純則是隴西成紀李氏旗下最重要的得力幹將,如果把他們三人都調到北疆戍邊,再加上李子雄這個隴西李氏渤海房的家主,那麼可以想像,一旦南北大戰開始,西北武人必定追隨在他們的大旗下,奮勇殺敵。另外還有崔弘升,這位博陵崔氏的宗主如果也能北上戍邊,那麼冀北乃至整個河北的力量都會被調動起來,攜手抗虜。至於出身關中豪門的韋福嗣,宗室皇族楊恭道,五大豪門滎陽鄭氏的鄭儼,洛陽貴族韓世諤,江左人周仲、虞柔、來淵等等,他們的背後都有強大政治勢力支持,只要充分發揮這些人的作用,必能利用南北大戰把這些分屬不同政治集團的大大小小政治勢力暫時聯合到一起,一致對外,如此則南北大戰的結果必然有所改變,最起碼不至於讓北虜長驅直入殺進雁門,不至於讓聖主和中樞被北虜包圍在雁門城中遭受空前恥辱,如此便可以挽救聖主和中樞的威權,為大戰結束後挽救兩京政局贏得一線生機。
李風雲的設想是美好的,無可指責,但以他的能力肯定做不到,必須依賴於齊王,而以齊王的能力,若想實現這一目標,卻是千難萬難,基本上不太可能。從齊王的角度來說,這等於把自己的「班底」全部調到了北疆,等於明確告訴聖主他要據北疆而稱霸,而從聖主和中樞的立場來說,本來就要防患於未然,就要防止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