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遼水北岸,坐鎮中軍的盧國公程咬金見到蓋牟城背後的沖天煙霧,果斷命令麾下兵卒冒著敵軍在對岸瘋狂拋射的箭矢強渡遼水。七色字小說網 www.qisezi.com
此處遼水河道寬闊水流充沛,給強渡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右武衛兵卒乃是唐軍當中的精銳部隊,在程咬金統御之下訓練有素、戰力剽悍,任憑敵軍的箭矢飛蝗一般在河道之上亂竄,卻依舊有條不紊的構建浮橋。
蓋牟城的高句麗守軍不知身後這股敵人數量多少,不敢棄城而出阻撓唐軍強渡遼水,守將只能堅守不出,以少量兵卒前出至遼水沿岸以弓箭延緩唐軍之進度,一面趕緊派遣斥候探知身後這股唐軍之虛實,一面派人飛速前往懷遠鎮、白嚴城、玄菟城求援。
高句麗軍隊的箭矢無法對身著重甲的唐軍工兵造成太大傷害,又不敢棄城出擊,只能眼看著唐軍用了一個上午的功夫在遼水之上搭建起三座浮橋,一隊一隊陣容鼎盛殺氣騰騰的兵卒渡過遼水,進逼蓋牟城。
原本希望依託堅城能夠有效阻撓唐軍渡過遼水的戰略,在背後忽然出現一支唐軍腹背受敵之後,徹底宣告失敗。
而這個時候,大唐的使者甚至尚未抵達平壤城,向高句麗的寶藏王遞交國書,正式宣戰……
事實上,對於「宣而後戰」亦或是「不宣而戰」,政事堂與軍機處曾有過一番爭論。
自古以降,但凡大國出征,都要堂堂正正,甚至雙方約好時間地點,公布兵力多寡,然後公平公正的開戰。勝者固然不得得寸進尺虐殺敵軍兵士、趁機占領敵國土地,敗者也應當投降撤軍,履行之前約定的一些列戰爭條件。
然而至春秋之時,王室崩頹諸侯當道,戰爭指令再非由王來頒布,而是諸侯之間私自出兵,戰禍頻仍,為達勝利不擇手段。
所以「春秋無義戰」,孫武會說出「兵者,詭道也」這樣的話語。
從此之後,所謂的「宣而後戰」便逐漸消失在諸侯國之間的戰爭中,「兵不厭詐」成為戰爭方式的主流,影響深遠,但是在對外戰爭的時候,卻往往保持著「正義」之傳統。
中原王朝赫赫天威,乃是天下宗主,以上擊下、以眾凌寡,戰無不勝,豈能「不宣而戰」損害天朝威風,學那不義之行徑?
說白了,就是為了維護天朝上國之威儀,戰爭之前先公布戰爭的理由,歷數敵國之罪證,得到輿論上的支持,然後名正言順的將國書遞交至敵國,嚴厲譴責一番,然後調集軍隊開赴前線,在敵國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堂堂正正的將其擊敗。
至於是否會因此使得敵國獲得更多的準備時間,導致本國在戰爭當中付出更大的代價,這是不需要考慮的。
中華上國,禮儀之邦,就算是吃了虧導致更多的兵卒無辜喪生,只要維持住了顏面,些許損失又算得了什麼呢?
反正也用不著滿口「孔孟之道」的士大夫們提刀上陣,親自面對敵人的箭矢利刃……
但是這一次,是李二陛下力排眾議,決定不宣而戰。
他的理由也很簡單,征伐高句麗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他個人的宏圖霸業,更是為了帝國消除盤踞遼東的隱患。
誰都知道高句麗日漸強盛,從曹魏之時毌丘儉第一次東征高句麗開始,直至隋煬帝三次東征,都是為了剷除這個可能危及中原王朝統治的「惡鄰」,然而不知多少漢家兒郎埋骨遼東大地、血染白山黑水,卻始終未能將其徹底擊潰。
高句麗必須滅,這幾乎是隋唐兩代朝野上下的共識,對於中原王朝來說,征討不臣、覆滅敵國,這就是正義之戰。
既然戰爭的性質已經被定性,又何必在乎其中的手段?
隋煬帝倒是調集舉國之兵,堂堂正正的遞交國書之後宣戰,可又有什麼用?戰爭的結果是失敗,那麼所謂的「正義」也就完全沒有任何意義。
同樣的道理,只要能夠擊潰高句麗,使得戰爭當中兵卒的損耗降低,「不宣而戰」又能如何?
自古以來,可沒有任何一個番邦蠻夷侵入華夏之時,事先宣戰過……
於是,便定下了毋須李二陛下御駕親征抵達遼東之後再行開戰,而是可以由平壤道行軍總管英國公李績坐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