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孔有德、耿仲明重兵圍攻武進,又令騎兵監視蘇松明軍,趙銘一時間無力去解武進之圍,短時間內,亦沒有擊敗清軍的可能。
這使得東海鎮所處的局勢,完全取決於了武進守軍,若是守軍能夠長期堅守,還能有所轉機,要是武進被清軍快速攻破,那趙銘便只能放棄蘇松,再次入海。
眼下,蘇松常局勢,總體而言,對趙銘不利,而就在這個不利的時刻,山東謝遷又傳來消息,清軍大舉圍剿山東的東海鎮屯軍,士卒和百姓死傷慘重,急需趙銘發兵救援。
這一下,便讓趙銘陷入了為難的境地,江南清軍的威脅沒有解除,山東又出問題,讓趙銘一時間無力解決,只能派遣一支船隊北上,希望能將謝遷接應出來。
時間到五月,趙銘等待的戰機依然沒有出現,東海鎮面臨的局勢反而向著不好的方向,進一步惡化。
~~~~~
上游,湖廣。
去歲清軍兵鋒直逼長沙城下,幾乎將隆武朝廷,逼上了絕路。
時江南危機,豪格以湖廣明軍不足為懼,遣孔有德、耿仲明兩王,率領湖廣精兵,順流而下,乃東擊朱以海、趙銘。
此時,湖廣清軍精銳東走,豪格將兵十餘萬,坐鎮武昌、襄陽、岳州三地,以據湖南明軍。
四月間,隆武朝廷得傅上瑞之報,知江南戰火再起。
朝廷內部,立時分為兩派,一派以堵胤錫、閻應元等人為首,言此前朝廷數度危難,皆靠浙軍拼死相救,如今浙軍有難,朝廷當興楚贛之兵,為浙解圍。
另一派,則以何騰蛟為首,以趙銘不接聖旨,以及湖廣剛經歷大戰為由,反對立即出兵。
五月初,陳明遇奉趙銘之命,趕至長沙,朱以海也派遣張煌言,奔赴行在。
兩人密會閻應元、楊文驄、堵胤錫等大臣,四處遊說,成說厲害,堵胤錫遂即率領十餘員大臣入宮拜見,以清軍主力集結江南,湖廣兵力空虛,正是朝廷建功,重振皇帝和朝廷威望的大好時機。
若大軍能夠,取岳州,奪武昌,必是天下震動,而皇帝以此戰功,足以號令不臣。
眼下明朝向藩鎮割據演變,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藩鎮屢立戰功,而朝廷卻長吃敗仗,長此以往,朝廷威嚴自然喪失,藩鎮難免藐視朝廷。
如今清軍主力在江南,對於朱聿鍵而言,確實是一個機會。
若是隆武朝廷,能夠趁此機會,攻下武昌,收復全楚,隆武朝廷和他個人的威望,都會極大提升,不僅能扭轉抗清戰局,還能重塑中央權威,這對朱聿鍵急劇誘惑之力。
朱聿鍵是個銳意進取之人,當即便同意了主戰派的請求,何騰蛟洞察皇帝心意,且覺得光復武昌,是件了不得的功績。
此前,朱聿鍵被迫許諾,光復河山,有重大功績者可封異姓王。
雖說何騰蛟已經是內閣首輔,太子少傅,但是他對此,自然不會滿足,期望能夠更進一步,成為大明的異姓王。
何騰蛟乃是隆武心腹,極善於揣測皇帝心思,見皇帝有意出兵,知道無法阻攔,立時便轉為主戰,並且親自請命督師,率領湖廣明軍主力北伐,攻取岳州,進戰武昌,震動天下。
隆武皇帝見此大喜,當即任命何騰蛟為督師,堵胤錫副之,又令張先壁、黃朝宣、馬進忠、王進才、王允成、李過、郝搖旗、劉芳亮等十六鎮兵,合計二十萬眾,誓師北伐。
五月中旬,朱律鍵在嶽麓山祭天,築高台,親賜何騰蛟帥印、虎符,誦讀討清檄文,「朕今痛念祖陵,痛惜百姓。狂虜污朕宗廟,害朕子民,淫掠剃頭,如在水火。朕今興兵,以大學士何騰蛟督師,統兵二十萬,痛擊狂虜~~~~~~」
嶽麓山下,數十萬軍民齊聲高呼,何騰蛟在震天的歡呼聲中,接過印信,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向北進軍。
湖南明軍的動向,立時就引起了湖廣清軍的注意,豪格探知消息後,當即親率人馬,前往岳州禦敵,不過清軍自武昌奔至岳州,一連等了數日,卻不見明軍蹤跡。
岳州之南,汨羅縣,明軍大營。
何騰蛟領兵自長沙出發後,行至汨羅,便屯兵不進,一連數日都沒有動靜。
第407章何騰蛟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