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兩路(上)
萊州。
郭寧在軍中設有軍校,不斷抽調各部立過軍功,並有智勇的將士,來軍校中學習。郭寧本人和重將們,都會抽出時間到軍校講課,傳授各人的戰場經驗。
軍校陸續開了好幾期,最初的學期很短,課程也少,到後來漸漸豐富。軍校學員里,有些特別優秀的,會被調入郭寧的侍衛軍,得到在主帥跟前展示的機會。
以才能而論,這些學員如果僅僅做一個侍衛,那有點大材小用了。所以郭寧又在侍衛軍中建了一個參謀司,用這些學員所長謀劃戰事。
比如定海軍猝然出擊,全取山東的作戰計劃,前後已經制定了好幾個。
依託錄事司收集來的各種資料,比如紅襖軍的地方諸軍規模,城池堅固程度、道路通行難易等等,再針對定海軍不同的戰略要求,各有側重不同。
但大體上,每一個計劃的開頭,都是兵分兩路,西路取濰州、益都,南路取莒州、密州,然後根據敵軍變化,依託內線的穆陵關通道,迅速調整兩路兵力虛實、奇正,擴大戰果。
所以,郭寧既然決定出兵,一應安排緊鑼密鼓,軍民無不振奮,人人渴欲立功。次日,兩軍便各自啟程。
按照作戰計劃,西路軍由郭寧本部親領,汪世顯、郭仲元為副;南路軍由李霆領軍,仇會洛為副,另外還有郝端隨行;駱和尚所部留駐萊州,與靖安民下屬的三州都使司配合,並為預備隊。
這兩路出擊的方向,大抵四面無險,地勢平坦,有利大部隊行軍。郭寧所領的西路軍郭仲元一部,本就駐在海倉鎮,他們當日出發,次日就拿下了昌邑。
而郭仲元麾下的猛將,號稱「賽張飛」的張惠帶了三百精騎,日夜兼程,突襲位於濰州以北、昌邑以西的重要軍事據點固底鎮。
他們一路上繞開村社,甩脫糾纏,長驅兩百里地,在當天深夜撞入固定鎮。他們耀武揚威地追逐全無準備的士卒,又點起火把,四處丟散,守將猝不及防,在士卒們的挾裹下跪地乞降。
張惠並不耽擱,留下百騎監視降眾,隨即帶著剩餘的騎兵大張旗鼓,又撲向濰州西面的昌樂縣。
這一來,濰州震動驚恐,一撥撥告急信使前後相繼,瘋狂奔向益都求援,而濰州治所北海縣的軍民百姓一夕十數驚,乃至有人攜家帶口,逃亡南方山地的。
此時郭寧正在大隊兵馬的隊列中行軍,秋季涼爽的風吹拂過原野,捲動將士們舉起的紅旗,捲動頭盔上、長槍上的紅纓,仿佛燎原的火焰躍動,耀眼奪目。身處其間的將士們無不士氣高昂,時有軍歌被人唱起,嗓音嘹亮,此起彼伏。
郭寧策馬其間,神色卻甚是沉凝。就算聽到前頭張惠所部接連傳來得勝消息,他也不顯特別愉悅,還特意招了將校們,囑咐他們此戰勝負的關係非同小可,萬不能有驕氣。
眾將自然凜遵,隨即看見郭寧若有所思,只道節帥深慮軍務。
郭寧確實是在思慮軍務,想得卻不是眼前之事,而是數日前大軍行動時,商議郭寧本人去向的情形。
這種規模的軍事行動里,汪世顯略少了些勇猛善戰的名聲,仇會洛和郭仲元的地位稍遜,能夠擔當方面之任的,只有郭寧、駱和尚、李霆。也就是在河北塘濼便自擁一方勢力,在將士中威望特出的三人。
所以,得先定下郭寧這個主帥親自負責的方向,然後再議駱和尚和李霆誰做後備。
此事其實早就應該定下,但郭寧在這方面有他私下的考慮,所以才遷延到了臨出陣前。
當時郭寧問移剌楚材:「晉卿先生以為如何?」
移剌楚材是統籌政務的文官之首,一般很少對軍事行動發表意見,這會兒郭寧卻越過不少宿將,直接問他。
移剌楚材欠身而起,簡潔地道:「節帥當往西路。」
「何以見得?」
「紅襖軍的動盪之中,多有古怪。正如此前商議,這恐怕與河北宣撫使仆散安貞脫不了干係。益都以西,正與河北接壤,我們須得儘快拿下益都,並將控制區域直推到北清河以北,否則,仆散安貞所部一旦插手,必生波折。至於南路莒、密等州,早已為我軍多方滲透,實乃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