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之巔,兩個人一夕暢談,江風陣陣,遙月當空。
如風說道:「那我就獻醜了,凝首臥松雲,側耳入江聲。遙山對遠客,鬱郁一帆風。」
孫墨琛道:「這首詩中,一看就是洗鍊之極,卻偏偏是沉鬱之重。」
「過獎了,少年之時,素來厭棄讀詩文,恰巧逢著新文化興起,把讀了幾年的舊書都拋擲在一邊。慢慢地,才發現新文化過於淺薄,因而拼命地讀一些古文,以期彌補早年之缺,然而已經是晚了,在我觀來,似乎將來還是要以古學立基。」如風感慨道。
「這倒是真實,我也是如是觀想。你看新詩里,雖然不乏清新之作,但大多數不堪入目,毫無深意,總不廢江河萬古流的。」孫墨琛道,「而且新知識講做人與為學區隔開來,愈發的沒有了約束,人倫物理也就無從談起了。」
「國府前幾年搞的新生活運動,頗有不倫不類的嫌疑,你不覺得?」
「那無非是為了訓練一般國民有現代公民的意識,畢竟古舊中國的諸多方面,並不能夠與世界強國爭衡,只有努力革新,才有生機,可惜各地弄得不倫不類,搞成了雞同鴨講。」孫墨琛不由得嘆了口氣。
「你認為是下面的舉措敗壞了上面的好意?可是誰又任命的下面的長官呢?」如風問道。
「其實,說到底,還是自己招惹的禍端。重慶總喜歡把所有的問題推卸到他人身上,卻不見自身的各種弊病,苦口良言不聽,中國本來就是應該順應時代者存之,哪一派可以挺身而出,哪一派就可以定鼎華夏,天下不獨姓蔣,是所有人的天下。」如風道。
「這個自然,但是戰亂之時,總是要安定方能御辱。」孫墨琛道。
他們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的交談著,猛然覺得亭子的上頭有一處被風吹進時磕托磕托響,不知是為何。
孫墨琛跳了一跳道:「是一個木板鬆懈了。」
「可能潮聲喧天,把它震開了,畢竟是年月日久,難的是這樣子。」如風說道。
於是孫墨琛跳上去,想把那塊木板塞進去,可是怎麼塞也塞不進去,於是他就把木板取了下來,想用刀削的尖一些試試看。
「唉,曾大哥,你看,這上面好像有字。」孫墨琛驚奇的說。
上面的字跡甚為模糊,孫墨琛把它移至月光下,低頭瞻顧,只見上面寫道:「世人但知覓世間珍寶,殊不料得此山川美景,夫復何求?大宋孤臣鄭思肖戲筆」
「什麼?難道世所傳聞的珍寶,就是這個山川之勝」孫墨琛問道。
「我記得鄭思肖好像是那個花梅不花土的宋朝遺民,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其實這也合理,富貴不過是剎那煙雲,萬里山河,才是最大的珍寶,今夜你我在巫山之巔,縱覽了南國勝景,又聽聞錢塘江潮,已然是毫無所缺,我自覺的比得了再多的財寶還要滿足。」如風道。
「可惜苦了日本的親王和松本豐川,興興頭頭忙了那麼久,一個死了,一個估計離瘋子也不久了。」孫墨琛哈哈大笑。
「接下來,我們是不是要回上海了。這兩三個月的顛沛流離,總算是把國寶封存在了島嶼上,沒有流失到倭寇之手。」如風也不禁笑了。
聚集在橫濱碼頭的日本業界記者,白白的等了三天,也不見親王凱旋歸來。天皇聞訊後,大怒,令日本海軍在東海仔細搜尋,仍是無果。最後的報告是「親王之船遇上了海上風暴,無一生還。」
秋津奈緒一直在尋找著孫墨琛的蹤跡,他知道他應該是隨親王的船離開了上海,但是茫茫東海,日本人都無計可施,估計也是九死一生。
電報打到重慶,戴笠下令任命新的上海軍統站長顧逢霖。顧是軍統內的圓滑人物,他在重慶這幾年在戴笠手下,暗地裡用各種手段,處理了一大批反對者。然而因為對於戴笠忠心耿耿,所以戴笠反而親信於他。
秋津奈緒得知此人不是什麼好容易對付的角色,他自己的處境會不會危險萬分,他電請戴笠單線聯繫,但是戴笠的回覆是「可與顧單線聯絡通稟於渝。」
這封電報,不啻一個晴天霹靂,秋津奈緒估計自己的特工生涯到頭了。上海,不是溫柔鄉,顧逢霖此人,貪財好色,在上海早晚要落入日本人
第一百一十三回 原無珍寶求珍玉 本是俗子還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