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23日,藤縣淪陷三日後,日軍悍然南下,兵分兩路,一路以瀨谷旅團為主力,直下棗莊、嶧城,還有一路則由長瀨武平手下一個聯隊為主力,進攻臨城、韓莊。
敵情一傳到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所有人都為之變色。
磯谷師團加上配屬的部隊,總兵力超過了四萬人,加上進攻臨沂的第五師團一部,整個魯南地區,就有日軍精銳的野戰部隊六萬人。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偽軍。
日軍還有飛機和坦克,重火力是第五戰區所有的部隊加起來的好幾倍,南京保衛戰,日軍雖然號稱二十萬,可圍城的時候也不過八萬人左右。
而現在第五戰區是三線作戰,正面面臨的日軍就已經超過十萬。
按照中日軍隊戰力三比一計算,至少需要三十萬人才能擋住這麼多日軍,如果要取勝的話,恐怕還要填進去更多的兵力。
第五戰區氣氛空前緊張起來。
藤縣失守後,臨城已經無險可守,雖然池峰城的31師在臨城跟日軍交過手,但日軍那個時候重點攻擊目標是藤縣。
所有火炮和坦克等重武器都用在攻打藤縣方面,這才勉強守住了陣線。
後來日軍佯裝後撤,31師追了上去,被冷鋒察覺到不對,通過李德鄰給池峰城下令後撤,當時池峰城還心有不甘,可當他下令部隊後撤之後,派出的偵察兵回來之後,他當時就嚇出一身冷汗!
如果他的部隊不撤走,第二天一早,必定會遭到日軍毀滅性打擊。
日軍根本就不是被他們打退的,而是主動後撤,誘使他們追擊,甚至希望他們可以跟藤縣內的守軍匯合,再從外面包圍,來一個一網打盡。
23日中午,日軍長瀨支隊占領臨城!
下午四時三十七分,瀨谷支隊第63聯隊一個大隊迂迴至棗莊東南,對棗莊守軍突然發起進攻,27師猝不及防,被日軍攻入棗莊。
激戰四五個小時,27師傷亡慘重,被迫向嶧城方向撤退。
臨城被日軍占領後,池峰城率領31師向韓莊方向撤退,日軍緊追不捨,31師傷亡不小,於次日上午退守韓莊運河南岸,進入南岸早已構築的堅固防禦工事。
一日之間,日軍連下數城,來勢洶洶,很顯然是奔著徐州和台兒莊來的。
臨沂方面,張、龐二人聯手,親密合作無間,不但將氣焰囂張的第五師團田野旅團擋在臨沂城下,還給予日軍重創。
第五師團攻打臨沂實際上還在第10師團之前,他們之前先發動了攻打莒縣的戰役,龐軍團由於輕敵以及沒能弄清楚敵情的情況下,拼死抵抗,最終還是丟失了莒縣。
而莒縣身後的臨沂是有張藎忱的59軍鎮守,59軍在淮北一戰成名,可以說,除了榮譽一師之外,59軍是消滅日軍第13師團最多的部隊。
張藎忱也徹底的洗刷別人對他的誤解,從此揚眉吐氣。
淮北戰事結束後,59軍就被奉調駐守臨沂、莒縣一線,後來日軍增兵青城,板垣師團重兵南下,五戰區司令長官部為了增加臨沂的防禦,又將駐守海城的龐兵團調往莒縣,協助59軍阻止日軍進攻台兒莊。
雖然這跟歷史反過來了,59軍也沒有在龐兵團最危急的時候增援,反倒是龐兵團來幫59軍的忙了。
張、龐二位雖然在內戰中有過節,但是面對國家和民族的敵人,都能拋棄一切恩怨,攜手抗敵,並且最終一笑泯恩仇,實屬難能可貴。
第五戰區三線作戰,就只有臨沂方面還算是穩若泰山,日本損兵折將,急的板垣征四郎直跳腳。
磯谷廉介從濟南返回後,馬上就把自己的師團部推至臨城一線。
他的鉗形攻擊計劃得到了第二軍司令官西尾寺造的支持,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能夠在他調任之前,攻下徐州,那樣這不世功勳也就有他的一份了。
西尾寺造已經接到東京大本營的通知了,要調他回國,接替第二軍指揮官的是一位皇族,東久邇稔彥王中將,預計五月初就會來華赴任了。
所以,西尾寺造比磯谷廉介更加想早一點占領徐州,這樣一份巨大的戰功就有他的一份兒,否則,等東久邇稔彥王一上任,這份功勞就算到他的頭上了。
第五百七十三章:日軍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