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如此大規模的國防工事也不是一拍腦袋就能修的,首先得選主持修建的人,山西那邊沒啥好選的,精明的山西老漢是唯一人選,不選他,想在山西挖條溝都不成。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而京滬杭這邊,可關係著首都的安危,那自然必須得選聲望卓著、能力出眾的軍事家才行。
當時中界公認的軍事家或者說有資格擔任總參謀長的人只有三個半,其中以蔣百里聲望最著,可惜他可是和光頭大佬在戰場上放對過,還打得光頭大佬顏面盡失,光頭大佬對他的忌憚遠超過信任,哪怕這位民國時期的軍事天才後來拿出了聞名於世的「國防論」,光頭大佬也把這位供得高高的卻是不用;另一個就是劉浪先前所說過的川中趙子龍未來軍神,年富力強能力出眾,可人家直接投奔了紅黨正在和光頭大佬打擂台,自然也是不成的;還有一個是人稱小諸葛白崇禧,聲望能力也是極強,可這位是廣西軍閥的二當家,光頭大佬自然也是不敢用的;除了這三人,那就只剩下最後半個軍事家了,就是楊傑。
楊傑也不是普通人,自辛亥革命開始就擔任團長,1931年當選為國黨中央執行委員,12月任陸軍大學校長,1932年1月任軍事委員會參謀次長兼陸軍大學校長,由其經歷就可以看出其在當日中界的地位,讓他來主持這幾條國防工事的建設本來是再合適也不過的事。
可軍事家也是人,自然也會犯錯誤,因為對日戰略和已經相當於軍事委員會二把手的何上將不對付而鬧情緒,他連最起碼的實地勘察都沒做,就用兩個半天時間在圖紙上畫了幾條線,整了個「京滬杭設防方案。」,最奇葩的是將偌大的一個南京城設計成了閉鎖式的堡壘防禦方案,也就是將首都整成了一個大型要塞。
很顯然的,這套方案一出來,差點兒沒亮瞎幾位大佬的眼,換成誰,誰也不想呆在猶如烏龜殼的要塞里生活不是?如果真被包圍了,想跑都跑不了。他那位死對頭何上將那可不更是藉機將其罵了個狗血淋頭?
光頭大佬頭大如斗之下便把自己這位參謀長趕到歐洲「考察」去了,這下可好了,全中國都沒人有資格主持國防線的修建了,那只能是大佬親自上陣了。大佬親自上陣可沒說赤膊上陣,大佬只是掛了個名義表明自己的重視,其主要實施人是來中國的第三帝國顧問團,日耳曼人要嚴謹得多,他們花了幾個月時間實地考察,最後提出了一個極其嚴謹的防禦方案。
這個方案就牛叉了,日耳曼人甚至參考了自己老對手法蘭西人花費十年時間甚至那一刻都還在不停建造的號稱永不陷落的馬奇諾防線的一些特點,按照這個防禦方案,以當時日軍的軍力、火力水準,是根本沒有希望突破防線打到南京了。
光頭大佬看到報告後,僅僅興奮了不超過一分鐘,就把這份報告給丟雜物堆了。不是顧問團不用心,而是太用心了,設計的太牛叉,就像那些女人的那些奢侈品一樣,看著很好看,但想買下來,費用實在太高昂了。如果按那份報告想建成國防工事的話,整個國府得不吃不喝好幾年才能省下打造國防工事的錢來。那大傢伙兒吃啥?集體去要飯嘛!
光頭大佬怒了,但又鐵了心的要建國防工事,又把任務交給了軍事委員會參謀部,參謀部的高參們沒有辜負委員長的期望,他們經過大量的實地考察之後提出了一個方案,這個方案對於日軍可能的進攻方向,整個防禦方案的側重點,都有著合理的闡述和區分。
該方案認為,日軍最有可能沿著長江、京滬鐵路自上海進攻南京,所以主張在福山、常熟至吳縣、江陰至無錫分別修建國防工事,並且在前後設置進攻陣地以及後方集結陣地,構成兩條以營團級工事群落為主體的國防線,這便是吳福線以及錫澄線。
方案同樣沒有忽視日軍從杭州灣登陸的可能『性』,主張在乍浦、澉浦、拓林等地修建海岸要塞,並在乍浦、嘉善至蘇州,海鹽經嘉興至吳江修建國防工事,同樣在前後修建進攻陣地以及集結陣地,這便是嘉乍線以及海嘉線。
除了這四條國防線,在南京還要修建復廓陣地以及外圍防線,復廓陣地以城垣為依託,外圍防線則從大勝關始,經牛首山、方山、淳化鎮、湯山鎮至棲霞山形成一個弧形工事群,背後依託長江天塹,構成一完整的防禦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