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原本也沒指望錢謙益能配合自己,提出什麼讓人眼前一亮的意見,不過錢謙益接了這麼一句話後,他倒是可以繼續發揮下去了。筆神閣 bishenge.com
「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就算朝廷頒發了種種有利於民生的政策,但是一旦地方上的官員執行不力,或是乾脆陰奉陽違,那麼再好的政策也會荒腔走調。
所以內閣不能光光制定了一個政策頒發下去就完事了,還應當制定出一個檢驗核查地方官員執行的政策。
對於那些為了一己私利同朝廷政策對著幹的官員,一定要堅決、徹底的從我們的官員隊伍中開除出去,覺不能讓這樣的官員在朝廷和百姓之間矛盾,打擊朝廷的威信。
朕看,就以這些河南士子提出的問題開始,對全天下的地方官員進行一次整頓政風的運動。錢先生可以把朕的意見轉告給內閣諸位先生,拿出個辦法出來。」
不管是燕京大學的學生還是河南的士子,大部分人聽了崇禎同錢閣老的對話之後,都莫名振奮,認為他們今天的行動還是贏得了一些成果的。
當然錢謙益等官員還有寥寥幾名士子並不這麼看,他們倒是聽出了皇帝的言外之意,崇禎是想要借著這個由頭,對地方官員進行一次清洗。
特別是錢謙益,他入閣近一年,已經知道了不少事情,比如皇帝和首輔一直力推的衛所改制、官制改革,在河北、山東及河南北部幾個府的地區進行的還算順利,但是其他各省就成了一紙空文了。
其中皇帝最為在意的義務教育制度,及金陵大學的籌建,進展的尤為艱難。崇禎所設想的義務教育,主要目的是讓普通人掌握簡單的讀寫算術能力,但是除了京畿附近的幾個府縣外,大多數地方官員依然把義務教育當成了舊式的私塾教育。
這兩種教育的目標簡直就是南轅北轍,前者的目標是奔著,培養一個合格的產業工人,和具有樸素愛國思想的普通國民而去的;而後者還處於培養一個脫離勞動,為科舉事業輸送人才的這麼一個目標。
也許錢謙益這樣的東林黨官員對此還心懷心慰,因為後者培養的文人越多,傾向於東林黨人,支持變革朝中政局的士人力量就越大。畢竟這些士子是作為大明官吏的預備役存在的,他們想要進入仕途,除了學問過關之外,還需要朝廷中有合適的位置空出來。
現在的閹黨餘孽,幾乎占據了朝中最有油水和前途的位置。只有把他們趕下去,這些好位子才會有可能落在他們這些後起之秀身上。
然而對於崇禎來說,舊式私塾教育培養出的文人,在沒有一個長期改造的過程,是無法進行使用的。
因為私塾教育學生的目的只有一個,做官,或是拼命做官。這些私塾出身的文人,不管他們曾經出身於什麼家庭,但是鄙視勞動和勞動者,卻成了習以為常的慣例。
於是在京城便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一方面宮內開辦的各家工坊,急需各種有一定文化能力的職員,但是一直招募不到多少人手。
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貧寒士人寧可守著一個生員的名頭在家混日子,也絕不願意接受工坊的聘請,成為一名普通的工坊工人。
把鄉村私塾改成皇帝提議建立的普通小學,最大的阻礙無疑來源於各地的學政和地方官,他們並不願意讓普通的大明百姓學習文化,僅僅是為了作工經商,從而玷污了讀書人這個名頭,混淆了四民的階層劃分。
雖然崇禎已經幾次在內閣上提出,要整頓這些地方官員對朝廷政策的敷衍,嚴重的話乾脆開革職務,提拔對朝廷命令完成不錯的官員。
只不過皇帝的這個提議一直被內閣及六部官員們反對,所以遲遲不能通過。官員們其實想的很簡單,就現在來看,雖然地方和朝廷之間有矛盾,但是這個矛盾還沒有激化到挑起革職大戰的程度。
不管現在就不一樣了,這些河南士子的到來,他們對於許顯純、楊所修兩人的控訴,倒是給了皇帝一個整頓官風的藉口。
錢謙益雖然明白了這點,但是個性一向懦弱的他,並沒有當面反對崇禎的提議,只是有些不安的答應了皇帝的主張。
朱由檢隨即又轉頭對著王承恩說道:「從今天這件事上,我們也要汲取一些有益的教訓。這天下百姓有了怨氣總
第316章 大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