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的夢想。就好似那些後金這樣的外敵,也無法打斷我們建設國家的熱情一樣。所以大明的軍隊要時刻警惕起來,警惕內外敵人向我們發起的進攻。
朕以為,為了要使大明的人民擁有建設家園的和平,大明的軍隊就沒有奢談和平的自由。大明的軍隊要麼在打倒內外敵人的戰場上,要麼就是在準備著等待下一場戰爭…」
在學員們熱烈的掌聲中朱由檢結束了這場演講,返回校長室內稍作休息的朱由檢,突然想起了之前在某個教室內看到的牆上字帖,於是便轉頭對著身邊的軍校校長說道:「剛剛朕在某個教室內看到,牆上掛著一副字帖,寫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朕覺得這話有些小家子氣了,應該改上一改。」
這位校長倒是很識趣,趕緊讓人找來了筆墨請崇禎親自題詞,好用來替換那副字帖。朱由檢也沒有多說,拿起了毛筆就寫下了兩行字,經過了數年的鍛煉,朱由檢發覺自己的大字倒是好了很多。
就在他還在欣賞自己的字體時,邊上圍著的人員已經念出了崇禎新寫下的題詞,「普天之下莫非漢土,率土之濱莫非漢臣。陛下高見,果然不是臣等所能及也…」
對於身邊官員的恭維,朱由檢並沒有往心裡去。只是稍稍再停留了一會,便帶著侍從立刻了軍校,前往了隔壁的近衛軍軍營中去了。
不過皇帝在軍校學員面前發表的這番演講很快就被大明時報刊登了出來,在天下百姓面前表明了皇帝的態度。在登基治國近七年之後,崇禎的聲望在百姓中一直都很不錯,不管是賑濟地方還是抵禦外敵,或是征服海外藩國等事務,崇禎都交出了一份合格以上的考卷。
哪怕是那些一直批評皇帝不好讀,不虛心學習經典的守舊官僚,也沒敢在治理國家的能力上過多菲薄崇禎。因此當崇禎正式表明了態度,把那些同太湖匪盜勾結的士紳打上了大明內部敵人的印記後,朝野攻擊魏忠賢的輿論聲音反而小了下去。
而與此同時,大明商人協會控制下的商業報刊迅速發表了數篇文章,或是支持皇帝在軍校的演講,或是批評某些為太湖匪盜洗地的言論,甚至還有商人直接控訴了在江南行商時被當地牙行欺壓的經歷。
隨著這些商人的出頭,曾經掌控著大明輿論的士林清流再一次發現,他們的聲音不僅比不過代表皇帝和朝廷官方喉舌的大明時報,眼下居然連商人控制的報紙都敢於公然批評嘲笑他們了。
最讓這些士林清流惱火的是,由於商人們控制的報紙刊登了大量的小說及市井傳聞,且有商人協會進行補貼,因此這些廉價的白話文報紙是市井百姓中影響力是極大的。比起士林清流手中發行量低下的報紙影響力,簡直不可同日而言。
很快京城的輿論就開始反轉,百姓們關注的重點從魏忠賢身上轉移到了那些太湖匪盜的案子身上,特別是和匪盜勾結的士紳們犯下的案子。由於大明時報刊登出來的案件內容極為詳盡,因此不少小報在轉載時還進行了二次創作,把這些案件變成了市面上極為流行的公案小說。這不僅令大明百姓更為印象深刻,更是讓他們將江南士紳視為了一個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時任上海市副市長的凌濛初,很快便嗅到了輿論中令人不安的變化。一直對魏忠賢復出感到不滿的他,此刻也顧不上堅持反對魏忠賢的主張,他趕緊派出隨從帶信返回家族,要求家族對太湖匪盜一案進行切割,不可再繼續牽涉不清了。
此外,他還托宋應升和沈廷揚向韓一良、馬士英進行說情,希望能夠把自己的家族和姻親家族一起從事件中摘除出去。
當京城的輿論轉向傳到南京、蘇州之後,類似凌濛初這樣迅速轉換立場的士紳可謂是比比皆是了。而原本還試圖對魏忠賢喊打喊殺的蘇州士紳們,現在則一個個變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擔心自己被秋後算賬,被魏忠賢牽涉進太湖匪盜案中報復了。
就在這些士紳們焦急的時候,魏忠賢卻以蘇州織造的名義邀請蘇州士紳、洞庭東西山富戶於11月11日赴宴。雖然不知道魏忠賢到底心存何意,但是接到了請柬的士紳富戶卻不敢再行推脫,基本上都按時抵達了蘇州織造府。
這日午時,織造府內的八仙桌從大堂一直擺到了前面的庭院,把織造府變成了一處臨時的酒樓。前來赴宴的士紳富戶也依舊